臺股科技基金受惠AI趨勢 績效打敗大盤 逢低可佈局
半導體示意圖。 路透
臺股昨(2)日震盪,但臺股科技型基金近三個月表現亮眼,前十強績效均超過32%,遠勝大盤績效兩倍之多。法人表示,雖短期指數高檔震盪,但AI趨勢與出口動能強勁,長期多頭格局未變,下半年仍具佈局契機,可伺機逢低佈局。
根據CMoney統計至1日,觀察33檔臺股科技型基金績效前十強,其中合庫臺灣高科技、羣益創新科技、聯邦精選科技、國泰科技生化基金績效達35%以上,表現搶眼;臺新2000高科技、統一奔騰、永豐領航科技、第一金電子、華南永昌未來科技、摩根新興科技等則達32%以上,遠遠超越大盤的12.7%。
聯邦投信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近期除了須關注國際景氣變化及關稅影響外,在指數與權值股屢創新高之際,追價力道相對有限,建議投資人須留意回檔風險並避免持股權重過高。不過,由於基本面依然穩健,臺股整體多頭格局仍未改變。
臺股科技型基金績效
羣益投信指出,臺股正逐步消化對等關稅的影響,短期震盪並不會改變長線多頭的趨勢。整體而言,臺灣GDP成長可望優於各機構預期,AI趨勢成爲驅動臺灣出口成長的關鍵力量,下半年預估有望保持相當的成長動能。強勁的出口成長帶動電子製造業的投資持續增長。
另外,經濟與AI驅動的成長,是強勁的「順風」,爲臺灣出口與投資帶來長期正向動能。關稅政策影響則是「逆風」,尤其對部分電子產品和傳產造成壓力。儘管存在短期挑戰,以AI趨勢和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地位,長期所帶來的成長動能,有望成爲支撐臺股的動能。
臺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分析,就技術面來看,臺股反彈超過6,000點,累積不小獲利了結賣壓;另外,9月仍有232條款帶來的半導體等專項稅衝擊。
基本面而言,下半年臺灣與美國總體經濟成長將下滑;另一方面,歷史統計美股9月是一年中表現相對差,預期9月臺股可能出現漲多拉回修正。不過,基於AI產業趨勢越趨明確,受益族羣增加,即使反彈6,000點但許多個股仍在相對低檔;且預期第4季至明年第1季基本面仍佳,因此臺股大幅拉回可逢低擇優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