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技基金 逢回佈局

臺股自4月初低以來大漲超過四成,若進一步分析大中小型股在同期間的表現,大型股明顯勝出。法人表示,據統計,不僅大型科技股展現穩定優勢,相關基金表現同樣亮眼,近三個月來已有多檔臺股基金績效突破40%,凸顯資金偏好集中於具成長性與抗風險能力的標的,可趁回檔時逢低佈局。

臺股昨(20)日受美股拉回影響,加上近日有漲勢過熱跡象,使得臺股大幅下跌超過700點,跌幅2.99%,月線失守。不過,保德信指出,根據統計,4月臺股低檔以來,大型股指數強彈44.57%,優於中型股指數的39.15%,更勝過小型股指數的28.32%,顯見這波臺股多頭主要由科技大型股領軍驅動,也反映出大型股在不確定環境中更能發揮穩定優勢,進而吸引資金買盤。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 (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指數拉回時反而給予投資人進場佈局時機,其中大型股因具有財務體質較佳、議價能力較強等優勢,相較中小型股更受到市場資金青睞,進而帶動表現空間,若遇回檔宜分批佈局。另外,本週市場聚焦全球央行年會、FOMC會議紀要等,由於牽動市場資金動向,需待相關因素更加明朗,預期短線指數將維持高檔震盪走勢。

據CMoney統計至19日,觀察全數209檔臺股基金中,近三個月績效超越40%以上包括:合庫臺灣高科技、合庫臺灣、富邦新臺商、國泰大中華、野村鴻運、野村臺灣運籌、富邦日盛、臺新中國通、聯邦精選科技、臺新主流、街口中小型、街口臺灣、野村成長、兆豐豐臺灣等14檔基金。

臺股基本面上,聯邦投信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主計總處將2025年GDP成長率上修至4.45%,主要受惠於AI伺服器與晶片出口暢旺。但2026年展望轉趨保守,近日在美國政府入股臺積電等消息紛擾下,加上美國可能課徵20%對等關稅,川普明示半導體晶片面臨200至300%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