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解析》臺積電下殺「健康震盪」量縮穩27K 專家預測後市走向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臺股週三量縮走跌,顯示高檔健康震盪。(資料照)
週三臺股開跌212.13點報26999.82點,半導體、電子、其他電子、電腦周邊、生醫跌幅最劇,大盤最低至26883.99、下跌327.96點,指數終止連三天創高,熱門的AI、記憶體個股均不同調,由臺塑四寶、玻陶、金融、銅價題材股等接棒漲,隨後盤中穩住27K,量縮收斂跌幅;而中小型股代表的櫃檯指數則率先走穩,量縮小幅收紅。
週三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48.27點或0.54%,報27063.68點,守住27000大關,成交量降至4525.08億元;櫃檯指數上漲0.50點或0.19%,報265.35點,成交量同降至1389.23億元。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臺股週三量縮走跌,顯示高檔健康震盪,季線正乖離達11.4%,已落在中期過熱的10-14%之間,加上甲骨文AI獲利疑慮下,跟隨美股修正,臺股拉回震盪整理,短期預估指數在26500-27500區間整理。
廖總監進一步說明,市場全數聚焦AI題材,臺股指數也都由臺積電、鴻海、臺達電等權值股帶動,而甲骨文出租AI算力的獲利能力引發市場擔憂,投資人擔憂股市估值過高外,也留意AI實際動能,甚至AI是否將泡沫化,不過另一派分析也認爲,高估值將爲未來新常態,至於AI多空爭議,市場仍有遲疑者,反而是個機會點,且AI技術纔剛起步,目前大廠投資AI持續發酵,處在AI基礎建設階段,後市「方興未艾」,即使短期漲多調整,但中長期仍相對震盪往上,可望持續帶動相關AI個股表現。以AI個股來看,奇𬭎(3017)、川湖(2059)、宜鼎(5289)等仍持續維持高檔,加上美國投資不滅,顯見行情仍在,若第四季未見個股持續輪流創高行情,後續AI恐留意斷崖式失寵。
廖總監表示,近期漲幅強勢高於預期,季線乖離略大,短線臺股高檔震盪,加上即將雙十連假,恐涌入觀望氣氛,但年底仍有機會上看28K,目前行情尚未結束,但逐步觀察11、12月走勢,若企業獲利可期、降息行情下,牽動臺股、美股續揚。權值股臺積電、臺達電、鴻海仍爲帶動大盤要角,短線上大盤恐稍作休息,臺股在區間震盪,預估呈現類股輪動。至於中長期,技術面來看,中期指標顯示過熱,但長波段乖離仍屬正常,9周KD值80高檔已延續16周,爲罕見現象,後續鈍化拉回後可望持續上衝,中長期結構爲佳。臺股可望高點連線,2021年的18291.25點、2024年的24416,2025年上看28000,雖然短期漲多震盪,但中長期仍樂觀以待。
10月中下旬將進入財報發佈潮開端,搭配基本面,該如何挑股?廖總監認爲,勿追擊過強個股,佈局上轉機股的記憶體、被動元件可期,記憶體產業迎接超級大循環,被動元件次之,以及AI相關的CCL、OEM等,即使個股未見先前日日強漲格局,較無強烈延續力,但健康輪漲,後續仍有機會突破新高。操作上也把握落後補漲個股,如工具機上銀(2049)、華通(2313)、廣達(2382)等,有題材卻尚未跟上的個股,宜逢低承接。至於傳產,除了特用化學品外,相關個股表現空間不大,軍工亦無先前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