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ETF稱霸全亞洲!上半年吸金5626億 彭博:3關鍵散戶搶進
▲臺股ETF上半年吸金逾5626億,稱霸全亞洲。(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瑩欣/綜合報導
根據彭博智庫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在臺灣上市的股票型ETF吸引資金流入達194億美元(約新臺幣5626億元),不僅高居亞洲同類產品之冠,更超越南韓與中國ETF同期資金流入總和21億美元,3大重要因素讓臺灣散戶投資動能強勁,勇敢搶進。
《彭博社》報導,今年以來,即便臺股面臨外資30億美元(約新臺幣870億元)淨流出壓力,臺股大盤指數(加權指數)僅小跌約2%,背後原因與臺股ETF有關。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包括臺灣本土投資人有「逢低買進」的習慣、美元資產轉向臺股趨勢,以及新臺幣匯率強勢升值。
國泰投信投資長鄭立誠表示,當市場震盪時,本地散戶傾向買進ETF佈局長期持有,加上近期投資人降低對美元資產的曝險,也推動資金轉進臺股ETF。以國內規模最大的股票型ETF爲例,2025年以來已吸金62億美元(約新臺幣1797億元),爲全亞洲單一產品資金流入最多者。此檔ETF今年調降管理費並進行拆股操作,進一步吸引散戶參與。
其中,臺積電佔該ETF權重近六成,也成爲資金青睞焦點。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指出,臺灣投資人對大盤與半導體產業信心仍高,這有助於ETF持續受益。
目前約有200萬名本土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參與ETF投資,預估每月爲臺股ETF帶來約150億元新臺幣(約5.2億美元)資金動能。整體來看,臺灣ETF市場總資產在2023年大增64%,達6.4兆元新臺幣,已成爲亞洲第三大市場,且以股票與債券ETF爲主。
彭博智庫分析師Rebecca Sin認爲,臺灣擁有成熟的零售投資市場與活躍的投資人結構,有望使本地ETF市場成長速度領先亞洲其他國家。隨着主管機關近日開放臺日ETF雙重上市,並研議針對外資購匯進行控管,臺灣ETF市場將邁向更多元發展。
儘管近來外資也透過ETF佈局臺灣資產,但主力資金來源仍爲本地投資人。羣益投信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臺灣民間資金充裕,對於退休後的被動收入需求提升,使得ETF成爲長期配置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