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第2季大漲逾千點之後 法人曝第3季恐有六利空衝擊

法人分析臺股示意圖。 圖/AI生成

臺股在第2季大漲1,560.12點,漲幅7.53%,進入第3季的第1個交易日大漲,開出好彩頭,寫下波段新高點,不過,有法人示警,點出本季恐有關稅變數、半年報、景氣成長力度大幅下滑、除權息旺季等6大利空,將衝擊股市表現,建議保守操作,逢高減碼,轉進防禦型股票。

臺股1日以22,419.74點開出,上漲163.72點,指數開高後一度衝達22,730.76點,上漲474.74點,創下逾4個月的波段高點,主要由權王臺積電(2330)領軍,早盤以1,080元開高後一度拉昇至1,095元,終場收在1,085元,上漲25元,影響大盤指數208點。

鴻海(2317)、聯發科(2454)、臺達電(2308)、廣達(2382)也都收紅,位居貢獻大盤指數的前五名中;電子股佔大盤成交比重達72%,電子指數上漲1.65%收紅,半導體指數上漲1.97%,電子組件、資訊服務、通路、其他電子漲幅也都超過1%;傳產股以油電燃氣上漲3.06%最高,汽車漲幅逾2%,水泥、塑膠、造紙、營建等類股漲幅都超過1%。

臺股大盤指數終場收在22,553.72點,上漲297.7點,漲幅1.34%;在第3季的第1天大漲,開出好彩頭,展望第3季,是否能夠驚驚漲,再往上衝高?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則是提出示警,認爲要保守看待,主要是第3季將有6個利空因素的衝擊。

黎方國表示,首先要面臨的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在7月9日屆滿,川普曾釋出對等關稅寬限在7月9日到期之後,絕大多數國家將不再延長的說法,另外,美中的關稅戰雙方協議的豁免期則將在8月12日到期,這兩個關稅期限都落在第3季,成爲不確定因素的利空。

另外,第2季新臺幣快速升值,恐衝擊半年報的表現,由於多數企業並沒有避險,新臺幣升值恐將吃掉獲利,半年報恐爆出利空;第三個要關注的是景氣的問題,黎方國說,根據研調機構的預估,下半年第3季、第4季的GDP成長力度將大幅下滑。

黎方國進一步說明,根據統計,第3季易跌難漲,尤其9月是最會下跌的月份;加上外資空單增高到4~5萬口,指數偏空,也都是第3季的不利因素;還有,除權息旺季下,預估大盤指數自然蒸發600~700點,若是相關的利空發酵,填息的機會不高,指數也是不容樂觀。

黎方國強調,第3季要轉爲保守,預期指數區間約21,500~22,800點,在操作上逢高要減碼,若是一定要買股,可以轉進防禦型的股票佈局,例如電信股、低基期、高殖利率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