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慘綠 大摩點名這3檔股票:需要新的催化劑
外資機構摩根士丹利指出,臺積電、鴻海、緯創等關鍵亞洲供應鏈,雖然現在股票看起來很便宜,但需要新的催化劑,纔能有所表現。圖爲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中)與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左)、緯穎董事長洪麗寗(右)互動熱絡。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機構摩根士丹利(大摩)發佈最新報告,指出未來的觀盤重點爲:AI半導體的關稅政策、GB300系統組裝良率、中國H20晶片的出貨許可證,以及雲端服務提供商(CSPs)即將到來的AI資本支出,這將是最需要關注的產業關鍵趨勢。
大摩指出,儘管H20存在不確定性,但臺積電仍維持其AI半導體營收預期。只是,在亞洲供應鏈的調查中,大摩看到H20基板組裝預測減半,引發人們對臺積電(晶圓)和合作封測廠艾克爾(Amkor)H20晶片產量可能減少的憂心,大摩認爲,如果中國大陸的H20許可證遲未批准,若客戶需求仍然存在,未使用的晶圓產能可能會轉向生產H200。
另外,華爲的升騰920晶片將採用6奈米制程,並將在下半年進入量產;且同時還推出Matrix 384伺服器系統,來根輝達(Nvidia)的NVL72競爭,大摩指出,這就必須持續觀察輝達的H20和AMD的MI308晶片是否會獲得許可,好在下半年參與中國AI市場的競爭。
摩根士丹利指出,由於以上相關因素,臺積電、鴻海、緯創等關鍵亞洲供應鏈,雖然現在股票看起來很便宜,但需要新的催化劑,纔能有所表現。
今日臺積電股價盤中下跌1%至2%左右,一度跌穿820元價位。鴻海股價也下挫2%至3%左右,在133元附近徘徊。緯創、緯穎下跌3%至4%不等。
緯穎日前公佈3月單月合併營收月增86.2%、年增226.7%至866.32億元,創歷史新高,合併前三個月營收年增145.1%至1706.55億元。摩根士丹利日前曾發佈報告指出,緯穎來自AI伺服器營收顯示,3月成長幅度超越一般伺服器,但一般伺服器仍然是營收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