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迎來新催化 八大概念股盤點(名單)
8月5日,消費電子板塊強勢上攻,AI眼鏡表現活躍,具體來看,波長光電、深科達、美格智能等漲幅居前。
消息面上,日前,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 SA)公佈的財報顯示,其與Meta合作推出的雷朋Meta智能眼鏡銷售額同比增長兩倍多。
此外,來自《華爾街日報》的科技行業資深記者Tim Higgins近日發文稱,Facebook與Instagram母公司Meta(META.U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正加倍押注於智能手機之外的“端側AI”未來,計劃將先進AI大模型與智能化可穿戴設備完美融合,並且力爭在“後智能時代”挑戰蘋果(AAPL.US)在包括iPhone與可穿戴設備在內的廣泛消費電子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
根據市場消息,Meta最早將於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帶高清電子屏幕的AI智能眼鏡——這款產品被視爲Meta 力爭挑戰蘋果生態系統的iPhone及其他移動端消費電子設備在智能化消費電子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一步。聚焦於端側AI的這款結合手勢操控+單目屏幕“千美元級”AI智能眼鏡,力爭成爲人工智能這一劃時代技術的最佳載體,可謂劍指蘋果消費電子生態。
據Counterpoint數據,2023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156%,2024年同比增長210%。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將實現60%的同比增長,並在2025年—2029年期間維持超過6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儘管與全球市場規模相比,中國AI智能眼鏡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其增長勢頭已然十分迅猛。根據IDC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爲49.4萬臺,同比增長 116.1%,2025年更有望以121%的增速衝向290萬臺規模。
伴隨着AI眼鏡賽道的升溫,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戰局。其中,新興智能眼鏡品牌憑藉技術創新潛力與市場增長預期,成爲了資本追逐的核心標的。例如雷鳥創新、Rokid、影目科技、XREAL、閃極等品牌,普遍完成了兩輪或以上的融資。
除此以外,大廠更是紛紛跑步入場——手機廠商星紀魅族推出StarV View AR 智能眼鏡,小米前腳攜“年輕人第一副智能眼鏡”登場,阿里後腳就在WAIC 2025上推出首款自研的夸克AI眼鏡。
國投證券認爲,AI眼鏡是AI大模型的最佳應用載體之一。AI眼鏡在傳統眼鏡基礎上搭載了人工智能技術,可集成相機、藍牙耳機、AR等多重設備或功能。AI眼鏡佔據人體唯一無接觸多模態(視覺+聽覺+語言)交互入口,爲AI大模型落地移動終端硬件的絕佳載體。AI眼鏡有望快速普及,且具備成爲下一代移動終端潛力。
方正證券同樣表示,AI智能眼鏡正驅動智能穿戴設備迭代升級。預計2025年全球銷量達550萬臺(同比增長135%),2035年銷量或突破14億副,滲透率約70%。鏡片行業將迎量價齊升機遇。
這裡證券之星爲大家整理了部分AI眼鏡概念股,需要注意的是,相關概念股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1、博士眼鏡:公司是線下驗配渠道龍頭,打通“產品 + 服務”閉環。公司已與雷鳥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加強智能眼鏡布局,計劃研發拍攝眼鏡、音頻+AI眼鏡第一代產品
2、水晶光電:公司佈局多年並掌握衍射光波導、反射式光波導及折返式多條技術路徑,爲微軟Hololens、小米AI眼鏡等提供光波導模組
3、明月鏡片:公司在小米有品旗艦店售賣的智能眼鏡具有語音助手功能,可以語音喚醒SIRI、小藝、小愛同學,並具有接打電話、導航等功能
4、長盈精密:公司已爲北美虛擬現實品牌AI眼鏡提供結構件
5、歌爾股份:公司是全球消費電子代工龍頭,在AI眼鏡領域也有佈局,曾聯合高通公司推出基於第一代驍龍AR2平臺的新一代輕量級AR智能眼鏡參考設計,深度參與小米AI眼鏡的聲學、光學組件及整機組裝
6、億道信息:子公司億境虛擬自研AI眼鏡全鏈路解決方案,與國內外品牌客戶簽署合作協議,產品已量產。2024年推出軟硬件產品,技術覆蓋端側算力與交互,爲小米提供AI眼鏡軟硬件一體化方案,覆蓋視覺識別、語音交互模塊,自研AI算法支持實時翻譯、物體識別
7、宇瞳光學:公司加大在投影光機、ARNR鏡頭等方面的投入,在光學領域不斷創新。在AI眼鏡領域,公司提供相關配件產品
8、瑞芯微:公司是端側AI芯片黑馬,適配輕量化AI眼鏡需求。RK3588芯片NPU算力達10TOPS,能效比行業第一,獨家供應小米AI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