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財報給力後市有撐 法人預期轉為緩漲格局邁向29K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在川習會落幕、美股科技巨擘財報普遍優於預期等利多中,推動10月行情屢創新高,再創28,527點歷史新高。在上市櫃公司第3季獲利有望改寫歷史新猷下,法人圈近來紛紛上修11、12月指數區間至28,800至29,000點間,盤勢格局將由波段急行軍走勢、轉爲緩漲格局。

美股、臺股受惠OpenAI與微軟等科技巨擘動輒千億美元的投資動作,加上川習會落幕,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暫告段落,及聯準會降息推動股市頻創新高後,法人圈對臺股後市展望樂觀、但警戒意識也提至最高。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臺新投顧總經理江浩農指出,上市櫃公司在10日將公佈10月營收,由臺積電(2330)9月營收寫下歷史第三高,包括組裝、散熱、伺服器等AI供應鏈10月營收亮麗可期。

此外,11月中旬前上市櫃公司將陸續公佈第3季財報,以全季新臺幣由升轉貶,先前提列的匯兌損失有望陸續回沖,加上9月寫下單月新高,預估第3季獲利有望創1.3兆元的歷史新高,在基本面支撐中,臺股後市展望正向。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四大CSP公佈的最新財報與展望來看,全數上修今年資本支出,同時,國際大行預估輝達明年AI機櫃出貨年增四成、四大CSP明年資本支出持續成長,爲臺積電、鴻海等AI股供應鏈後市保駕護航。

多家大型法人機構間指出,臺股11月的考驗,都非來自基本面,如美國政府關門至今已逾30天,對經濟造成至少180億美元損失,若延續下去,將使第4季GDP減少1.5至2個百分點,不利消費動能。

同時,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12月未必降息,偏鷹立場,將削弱國際資金動能,且AI利多都已反應在股價上,因此,臺股將由10月的急漲走勢、轉爲緩漲格局。

目前法人圈多上修11、12月指數上檔區間至28,800點至29,000點,與大型法人機構預期的緩漲格局相互呼應,指數下檔在未跌破10月27日跳空缺口下緣27,993點前,盤勢仍將由多頭掌握。

延伸閱讀

AI 強勁需求帶動下 臺美企業第3季獲利 法人唱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