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6月戰年線 依位階調整持股

臺股後市操作策略

臺股跌破月線後力守季線,4日再戰並一舉收復月線、10日線、5日線。法人表示,看好加權指數在6月有望向上挑戰半年線22,032點與年線22,297點,不過臺股即將迎來多項風險,建議關注市況的同時,依據位階調整持股部位以應對局勢。

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表示,儘管接下來對等關稅有望成爲過往雲煙,短期市場可能會反映這項利多,但當初川普在進行債務規劃時就有把關稅收入納入考量中,以彌補減稅可能造成的缺口,因此若對等關稅最終結果違憲,爲了彌補收入變少,勢必需要去開源或節流,開源方面,鋼鋁汽車與半導體關稅因爲是走232條款,因此繼續存在,若短線反彈至年線附近,就要特別關注風險動向。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臺股本波的反彈,主要來自於資金行情而非基本面行情,延續力仍需觀察外資買超力道,要突破前波高點的最大影響因素,仍在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等最終結果,若往好的方向發展,則有望可以突破前高21,879點,甚至往年線邁進。

操作策略上,陳奕光建議,再遇跌破10日線時可減碼持股1/4、跌破月線未站回時要出脫1/3的持股、跌破季線要再出脫1/2持股,若大盤出現5,000億元巨量的長黑K棒,則建議全數出脫。

綜合法人看法,目前6月下檔支撐先看20,500~20,000點,而保留持股族羣可以AI概念股爲主,有望在臺股之後反彈過程中扮演主流族羣,此外,也可關注IC設計股,在中美科技戰開打的情況下有望迎來轉單。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AI領域如相關應用、國際主要CSP廠並未調降資本支出,短期客戶訂單並未出現明顯變化,但因下半年需求缺乏能見度,進而牽動消費動能與下訂單的節奏;評價面與獲利是否下修及幅度也成爲另個牽動市場走向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