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19檔創高股買盤挺 這檔爆量逾10萬 法人也愛買

川普關稅8月生效前最後一個月的搶貨潮、AI需求大舉攀高帶動,上市櫃7月合併營收報佳音,合計突破4兆元大關、達4.07兆元。(圖/報系資料照)

●川普關稅8月生效前最後一個月的搶貨潮、AI需求大舉攀高帶動,上市櫃7月合併營收報佳音,合計突破4兆元大關、達4.07兆元,月增2.6%、年增3.4%,擠下去年7月寫下的3.93兆元紀錄,再度刷新曆年最旺7月;累計前七月營收27.59兆元,年增12.32%,亦爲同期新高。

●臺美談判持續推進,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1日直言,美國曆年都很關注臺灣在汽車、農產品上的非關稅壁壘,是與美國談判過程中的「必考題」,政院爲兼顧四大原則與降低關稅致力磋商、拿捏,並致力爭取與歐、日般不用疊加稅率。(中性看待)

●關稅利空淡化,臺股11日反轉攻高,終場上漲114點,收24,135點,蓄勢挑戰歷史高點,個股表現百花齊放,包括緯穎(6669)、川湖(2059)等19檔股價率先創高,躍居盤面焦點。

●美國對臺對等關稅是既有稅率再疊加20%利空打擊,11日臺股早盤重挫134點,觸及23,887點,盤中傳行政院下午將開記者會說明對美關稅談判,市場期待買盤進場,臺積電盤中飆至1,195元創新高、加權指數也跟着飆高到24,249點寫下史上第二高,智邦、漢唐等多達30檔個股股價創新高,千金股也因智邦正式收漲1,020元,寫下22檔千金股於收盤同臺的歷史紀錄。

●臺積電於11日刷新歷史新高價帶動臺股表現,也激勵臺股ETF漲勢,其中,富邦科技(0052)、元大電子(0053)、富邦臺50(006208)、主動統一臺股增長(00981A)、主動羣益臺灣強棒(00982A)等18檔臺股ETF也也於11日同步登頂,領先臺股刷新歷史新高價,總計受益人超過101萬人。

●8月下旬將迎來除息高峰,合計有79檔個股與ETF將在此期間進行除息,市場預期將帶來可觀的資金活水,爲臺股攻上歷史新高增添助力。觀察名單,個股部分包含大立光(3008)、聚陽(1477)、光寶科(2301)等九檔,其中大立光的填息速度尤其受投資人矚目。

●五大壽險公司7月獲利出爐,根據各公司公告,國泰、富邦、南山、凱基與臺灣人壽等五大壽險,7月合計賺進165.3億元、年減47%,前七月累計獲利825.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61%。受到新臺幣匯率劇烈升值影響,壽險公司今年獲利表現不如去年,但在經常性收益挹注下,獲利逐步恢復成長。(謹慎以待)

●日月光投控近二年營運受先進封裝需求強勁推動,公司積極加碼相關佈局。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目前先進封裝產能已滿載,將持續擴產。11日公告旗下日月光半導體因應產能需求高漲,董事會通過斥資新臺幣65億元,向穩懋購買位於高雄市路竹區南部科學園區的廠房及附屬設施,以加速擴充先進封裝產能,搶攻AI、HPC(高效能運算)等高階應用商機。

●神達公佈第二季財報,第二季營收爲266.24億元,季增約12.5%、年增約103.1%,寫歷史新高,毛利率約10.72%,稅後純益14.8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23元。公司表示,因超大規模雲端資料中心及雲端服務客戶們需求強勁,以及車用電子及邊緣AI產品出貨大幅成長,帶動上半年業績,下半年在竹南、越南新廠啓用後,將進一步挹注營運表現,仍正向看下半年營運。

●統一超7月合併營收296.83億元,僅年增0.29%,主要是因今年閏六月,相較去年同期處於中元節預購期基期高,壓抑業績成長幅度;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017億元、年增4.24%,仍創同期新高。

●中鋼7月營收爲243.91億元,跌破單月250億元大關,創下近五年單月新低紀錄。不過近期亞洲鋼市出現回溫跡象,大陸寶鋼11日開盤產品每噸上漲人民幣200~300元,中鋼預計本週開盤也可望調漲,法人樂觀8月起營收將逐月回溫。(中性看待)

●搶對等關稅緩衝期末班車,臺灣機械設備出口值連六增,7月及前七月營收雙雙成長,工具機7月及前七月出口負成長。美國對臺對等關稅疊加,新臺幣升值幅度又高於日圓及韓元,與日韓實質價差達20%,機械公會呼籲政府,順勢讓新臺幣兌美元回貶至4月初升值起漲點33元。(中性看待)

●雖各產業受關稅有程度不一影響,但臺灣餐飲業持續蓬勃,1111人力銀行表示,今年的「2025臺灣美食展」多達12萬人次入場,年增17.56%,且在父親節、情人節雙節助推,現場優惠券搶購一空,顯示餐飲業在節慶經濟帶動仍火爆。經濟部的數據顯示,臺灣上半年餐飲業者累計營收5,314億元、年增3%,節慶滿檔的下半年有望再衝刺。

●SK海力士(SK Hynix)在人工智慧(AI)所用的高頻寬記憶體 (HBM)市場稱霸,近期業績暢旺,這家韓國晶片大廠高層受訪時預測,2030年前,此針對AI設計的特殊型式記憶體晶片市場,將以每年成長30%的速度擴張。

●玉山金控11日舉行法人說明會,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167.5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年增率達31.9%,每股稅後純益(EPS)1.05元。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表示,玉山金近年獲利成長比率亮眼,2023年年增37.9%、2024年年增20.3%,2025年有望挑戰首度超過300億元大關。

●今年產險業網路投保持續攀升,雖然部分主力險種成長動能略有放緩,但整體仍繳出雙位數增幅的亮眼成績。根據產險業者統計,前七月網路投保總金額達31.82億元,年增4.51億元或16.5%,其中旅平險(含旅行綜合保險)年增35.2%,成爲推升市場的最大動力,住宅保險與其他新興險種也分別有逾兩成與五成的高成長。

●中華電7月資通訊營收年增50%,推升該公司整體營收191.8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營業淨利八年同期新高。臺灣大受惠合併綜效推升7月行動服務營收年增率締今年最高,單月金額更創近九年新高。遠傳受惠遠亞合併綜效,7月營收、EBITDA、本業淨利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電源管理晶片大廠致新召開法說,第二季繳出不俗財報表現,每股稅後純益(EPS)3.69元。董事長吳錦川透露,目前未有客戶因對等關稅進行調整,但研判上半年有提前拉貨現象發生,下半年需關注終端需求表現,第三季業績預估持平至微幅季增。

●富邦媒7月合併營收81.3億元,年減4.87%,然三大成長引擎繳出佳績,爲後續營運添動能,其中moPlus訂閱制的GMV年增率達四成,隨着moPlus會員權益自8月起全面升級,預期將進一步帶動高貢獻會員客單成長,單月貢獻可望提升約3成以上。

●飛宏7月營收9.96億元,月增32.75%、年減7.54%,創今年新高;不過累計前七月營收56.7億元,仍呈現年減5.81%,主因電動車能源事業降溫影響。飛宏旗下子公司馳諾瓦(Zerova)深耕亞洲充電樁,公司表示,儘管主要市場因電動車補助緊縮成長放緩,仍看好日本及東南亞持續發展EV基礎建設,且整體市場受惠平價車款帶動持續上揚。

●資訊服務業者叡揚第二季營收達4.88億元,季增7%、年增19%,每股稅後純益(EPS)爲2.25元,季增61.8%、年增26.4%。上半年合併營收9.4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33%,稅後純益1.28億元,年增54.23%,上半年EPS爲3.64元。叡揚7月營收1.66億元,月減1.64%、年增11.57%,累計前七月營收11.12億元,年增18.93%。

●航空四傑2025年7月營收出爐,中華航空、星宇航空、臺灣虎航繳出月增表現,星宇月增6.86%、創單月次高,華航月增5.02%、虎航月增9.45%,同寫同期次高;連同長榮航空,航空四傑累計前七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

●萬海航運受關稅與匯損影響,第二季稅後純益10.77億元,季減87%、年減90%,EPS約0.38元;上半年稅後純益98.09億元、年減39.42%,EPS爲3.5元。展望下半年,萬海指出,影響相對較大的中美關稅,雙方有機會將關稅暫緩期談判再延長90天,期間正值航運需求傳統旺季,客戶原本觀望暫停的需求有望逐步恢復,有助運價止跌反彈;再者,隨着美國與各國關稅談判陸續明朗,多數落在15%~25%稅率區間,衝擊較先前預期低,也有助陸續提振航運需求。

●上半年營建股交屋潮來臨,皇普、日勝生、愛山林等營建類股,營收穫利均創同期新高,其中皇普上半年EPS達1.8元;日勝生是出售桃園土地大舉貢獻,EPS達2.78元,已賺贏去年全年;愛山林因代銷案貢獻比例下滑,EPS降至1.02元。

●亞泥加速佈局循環經濟、能源事業,董事會通過將投資25.2億元,在高雄小港區建置100MW儲能案場,並參與臺電電能移轉複合調頻服務(E-dReg)。此外,亞泥轉投資嘉惠電力將投資第三期燃氣機組,裝置容量達100萬至110萬瓩。

●大量(3167)11日舉行法說會,公佈2025年第二季財報,單季營收達12.71億元,年增159%,營業利益2.47億元,稅後純益1.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99元。累計上半年營收21.14億元、年增138%,稅後純益2.65億元,EPS 3.01元,繳出亮麗成績。

●輝達在AI伺服器啓動電源革命,高瓦特數電源將躍居主流,興勤(2428)董事長隋臺中表示,看好保護元件在AI機櫃、液冷散熱上的應用,尤其隨高瓦特數電源導入,對溫度感測精準度要求提升,帶動白金材料的溫度感測器需求,興勤已經送樣、開案中,外界預期,興勤將跟隨電源大客戶切入GB300供應鏈,未來三至五年AI營收有望挑戰5%~10%。

●強固型電腦族羣7月不同調,神基(3005)7月合併營收31.2億元、年增2.2%,推升前七月累計營收224.81億元,創同期新高。茂訊(3213)7月業績略回檔,倫飛(2364)則在6月低基期比較下,7月業績寫年月雙增成績。

●世芯-KY(3661)公佈7月業績,由於大客戶進入產品迭代、表現持續月減。法人看好,在AWS Trainium晶片設計領先優勢逐步穩固下,營運動能將持續向上。供應鏈透露,TR4設計工作畫分已出爐,後段仍將採世芯解決方案;儘管短期營收受季節性影響而波動,但法人對中長期展望依然樂觀。

●軸承四雄7月營收表現分歧,受3C產品線出貨收斂影響,新日興(3376)、兆利(3548)營收雙雙陷入年月雙減,信錦(1582)年減幅度亦達雙位數,僅富世達(6805)逆勢寫單月曆史新高、推升累計營收年增近5成,爲表現最亮眼的軸承廠。(中性看待)

●騰雲(6870)第二季稅後純益1,932萬元,年增3%,每股稅後純益(EPS)0.84元,年減2.3%。上半年營業利益4,621.6萬元,年增達53%,稅後純益3,437萬元,年增9.2%,EPS 1.50元。

●竹升科技(6739)第二季營運寫佳績,稅後純益7,02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03元,單季營收穫利再創新高,合計上半年EPS 5.73元,賺進半個股本,寫下同期新高紀錄。

●喬山(1736)受惠新產品效應,加上健身器材出貨轉強,上半年合併營收229.15億元、年增25%,因營業毛利與營業利益同步增加,加上營業費用率下降2.4%,稅後純益3.88億元、年增1.52倍,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28元,創近11年同期新高。

●機電四雄-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受惠臺電強韌電網計劃訂單,加上外銷及統包工程,滿手訂單推升業績表現,前七月營收皆創同期新高。

●受惠暑假旺季與展店效益,豆府(2752)、八方雲集(2753)、亞洲藏壽司(2754)、全家國際餐飲(7708)等連鎖餐飲集團業績報喜,7月與前七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展望第三季,暑假下半場和8月父親節、七夕情人節,還有新增教師節,都將帶動聚餐商機。

●車市7月欲振乏力,上市車廠營收多呈年月雙減低迷,僅龍頭和泰車(2207)在多個車款銷量成功增溫拉擡下,7月營收254.85億元,年減0.33%、月增32.92%,累計前七月營收1630.93億元、年減1.35%,仍創同期次高。(中性看待)

●農畜食品大廠卜蜂(1215)受惠肉價平均每公斤至少漲10元挹注下,推升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37.58億元,稅後純益14.60億元,創同期新高,每股純益4.95元,較去年同期幾近倍數成長。

●幸福(1108)上半年稅後純益6.95億元、年增172.76%,EPS爲1.72元。幸福上半年獲利大幅成長,是來自石灰石及砂石供應商收到溢繳稅款退稅,返還幸福相關款項約5.5億元。

●宣德(5457)公告第二季財報,受匯損衝擊第二季營運轉虧,每股稅後淨損0.6元,惟宣德看好第四季將邁入營運高峰,並接獲北美行動支付業者15億元大單,將於明年首季開始出貨。宣德第二季毛利率達17.3%,每股稅後淨損0.6元。公司解釋,單季虧損主要是匯損嚴重,若還原業外匯損,本業仍然穩健獲利。美國手機客戶自第三季起顯著拉貨,加上越南、墨西哥兩新廠加入,預估今年營運逐季升高,最高點將落在第四季。

●能率亞洲(7777)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第二季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49元,帶動上半年轉虧爲盈。上半年EPS 0.13元,其中第一季受美國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連帶造成投資部位評價損失,導致第一季EPS爲負,第二季隨總體經濟大環境明朗,臺股重回2萬點,加上多家未上市櫃投資部位,陸續進入或準備進入資本市場,預計下半年多個投資部位也會有更多好消息出現。

●金居(8358)公佈上半年合併財報,營收37.3億元,營業毛利7.4億元,營業利益6.23億元,稅前淨利5.38億元,稅後純益4.3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71元。展望未來,法人認爲,金居受加工費調漲及產業升級推動下,預期將進一步提升營運績效,持續把握高階銅箔成長商機。

●法人指出,提前拉貨效應大致結束,8~9月營收將開始下滑,第三季營收恐難逃「月月減」。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以三大先行指標觀察,臺股持續半年的急單效應大致結束:一、財政部預估8月出口值介於510億~532億美元,較7月下滑;二、以臺積電公佈的第三季財測換算,8、9兩月營收表現均可能低於7月;三、臺製造業PMI新訂單下滑、庫存上升,上市櫃8月營收恐將月減5%~10%。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輝達與超微已同意,將其在中國銷售的H20和MI308晶片營收的15%,上繳美國政府。這項罕見的協議據稱是取得美國政府出口許可的條件之一,引發業界震撼,也再次凸顯美國總統川普對企業政策的強勢干預。

●面板雙虎先前法說會中對於下半年展望釋出保守看法,羣創內部也開始「鼓勵休假」。自9月起到12月提出「隔週休三日」的方案,以及中秋、雙十、聖誕等假期請假連休,再引起員工熱議。

●統一企業7月合併營收達571.14億元、年減3.93%,主要受新臺幣強勁升值影響,轉投資統一中控新臺幣營收下滑,加上統一實7月營收年減8%,拖累母公司統一企業業績表現。

●房市景氣寒冬持續逾三季,房仲業生計大受衝擊。根據房仲公會全聯會針對房仲業者經營現況調查顯示,有23.8%的房仲業者業績衰退60%以上,更有37.2%業者可能轉業,其中又以非連鎖品牌業者受創最深,管制政策與經營環境的劣勢若未改善,將嚴重威脅房仲業從業人員的基本生計。

●中美科技角力持續升溫下,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的產品近日屢遭中國官媒點名存在「後門」資安風險,即便輝達三次發文澄清,但官媒11日仍不依不饒,強調輝達需要進一步用行動來印證。後續發展引起市場關注。

●美國關稅帶來不確定性,在上半年激勵全球筆電逆勢增長,並於第二季出貨躍升至2022年第二季以來新高後,卻也爲下半年埋下旺季不旺的變數。DIGITIMES筆電產銷調查預估,第三、四季全球筆電恐接連出現年、季雙減走勢,壓縮全年度筆電出貨僅微幅年增0.8%、總量1.76億臺。

●連接器股王嘉澤(3533)公佈第二季財報,受到匯損衝擊,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跌破1個股本,降至6.72元,創下四年半以來單季新低紀錄,累計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26.94元;嘉澤在今年股東常會上受訪時曾示警第二季匯損恐欲小不易,但預期營運可望在第二季觸底。(中性看待)

●水泥廠陸續公佈上半年財報,亞泥(1102)稅後純益42.94億元、年減40.29%,EPS爲1.28元。亞泥上半年獲利衰退,據悉受業外表現不如預期拖累。亞泥轉投資嘉惠電力第一季逢四年一次大歲修,造成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第二季又因臺電電價計費不如去年同期,因此造成獲利減少。

●嘉泥(1103)上半年稅後純損2.09億元,每股純損0.32元。嘉泥表示,上半年水泥本業是獲利的,但因投資日本沖繩飯店,在新臺幣升值影響下產生匯損,另因持有臺泥(1101)股權,因股價下跌必須認列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導致上半年出現虧損。

●精元(2387)公告第二季財報,因產品組合改善,本業獲利提升,毛利率增至15.34%,季增1.18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約3.16億元,但單季認列2.4億元匯損,稅後純益僅848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04元,寫下2020年第一季以來的單季低點。第三季是傳統旺季,期望表現能優於第二季。

●金控雙雄公佈最新自結獲利,富邦金控7月單月大賺逾百億元、達110.3億元,但較去年同期減少58.8%,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623.7億元、年減42.1%,每股稅後純益(EPS)4.29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寶座;國泰金控緊追在後,7月稅後純益90.2億元、年減57.9%,累計稅後賺547.7億元、年減41.2%,EPS爲3.5元。13家金控7月獲利全數出爐,表現維持平穩,合計稅後純益達572.04億元,前七月賺進2,764.29億元,雖然年減35.98%,但仍排名同期史上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