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侵襲中南部 罕見啓動「北血南送」數千袋救急
臺灣是100%自願無償捐血的國家,全臺每日用血需求量約6626袋。(李念庭攝)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近期颱風接連重創臺灣中南部,血液庫存告急,因此啓動「北血南送」,由臺北、新竹捐血中心調撥數千袋血液給臺中、高雄捐血中心。臺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表示,全臺每日血液需求量約6600袋,相當驚人,但捐血作業是「靠天吃飯」,和天氣、假期等因素密切相關,呼籲民衆踊躍挽袖捐血。
臺灣是100%自願無償捐血的國家,全國有4個捐血中心、2個檢驗中心,隸屬於臺灣血液基金會。林敏昌指出,2024年全國供應260萬袋全血、30萬袋分離術血小板,國民捐血率達7.84%,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5%,亦高於全球高收入國家平均值3.15%。
林敏昌指出,全臺每日用血需求量約6626袋,數字相當驚人,其中臺北一天超過2000袋最多,並訂有血液安全庫存目標7到14天。根據今天上午最新統計,全臺O型血庫存量偏低,僅6.8天。
食藥署今年7月2日放寬捐血人標準,包括年齡下修至16歲、上調至70歲等。林敏昌說,捐血中心陸續收到捐血人的詢問,捐血量多多少少都有增加,但仍需長期觀察。
林敏昌說,過去北部較常出現缺血情形,中南部天氣較好,通常血液庫存量較多,今年比較特別,中南部因爲颱風水災導致血液庫存量大幅下降,甚至啓動臺北、新竹捐血中心調撥供應數千袋。
除了供應全血、分離術血小板外,血液基金會亦配合「國血國用」政策,持續推動國血製劑生產,包括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第八凝血因子、第九凝血因子。林敏昌表示,其中白蛋白用量高,尚無法自給自足,另外3項使用量有限,國血製劑供應無虞。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補充說明,國內共核發7張免疫球蛋白(IVIG)許可證,其中2張爲國血製劑,以及19張白蛋白許可證,其中2張爲國血製劑。
爲確保國血國用的品質,食藥署定期辦理捐血機構訪查及血液製劑GMP檢查,使血液採集到血品供應的各項環節,皆受到完善監督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