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害中南部血庫拉警報 「北血南送」數千袋支援
▲臺北捐血中心呼籲,民衆可多多挽袖捐熱血。(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颱風造成中南部災害嚴重,導致捐血活動受阻,血液庫存一度拉警報。臺北捐血中心主任林敏昌指出,捐血其實可以說是看天吃飯,當時北部血庫緊急調撥數千袋血液支援南部。他也提到,目前全臺O型血偏低,只剩6.8天全庫存量,希望民衆挽袖捐熱血。
食藥署今日舉辦「從捐血到用血 全程品質把關守護健康」記者會,林敏昌提及前陣子颱風影響南部血液庫存,過往一直都是北部缺血,需要南部支援,不過今年因爲颱風影響,中南部缺O型血,當時緊急從北部調撥幾千袋血液南下支援。
根據臺灣血液基金會統計,113年國內捐血率達到7.8%,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水準(5%),顯示臺灣爲醫療用血自給自足的國家。林敏昌說,國內每日血液需求量約6,626袋,2024年共有全血260萬袋、分離術血小板30萬單位,累積捐血人口超過700萬,國民捐血率達7.84%。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科長邱文鏽也提到,目前臺灣百分之百都是無償自願捐血,「國血國用」政策是響應WHO決議,會將血液製劑優先供國人使用。
而在國血製劑方面,目前臺灣有「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劑、血清白蛋白注射劑、第八與第九凝血因子」等四種。邱文鏽說,免疫球蛋白已幾乎可以完全自給,不過因爲血清白蛋白需求龐大,國產量仍不足,因此還需要依賴進口,第八、第九凝血因子則有基因工程藥品,血液製劑需求量低。
食藥署強調,爲確保血液及血液製劑的品質與安全,會依據「國血國用」衛生政策及「112-115年度血液製劑發展方案」,持續精進捐血機構品質管理,並定期辦理捐血機構訪查及血液製劑(含血漿原料)GMP檢查,血液採集到血品供應的各項環節,皆受到完善監督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