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 淺山動物頻現市區 浪犬成威脅

1只生活在淺山地區的山羌13日現蹤臺東市郊,遭3只遊蕩犬追咬死亡。(讀者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臺灣野山羊、麝香貓等淺山地區野生動物近日頻頻現蹤臺東市區,1只山羌13日出現在海拔僅20公尺的臺東市郊,卻慘遭遊蕩犬追咬致死,遊蕩犬貓對於野生動物的威脅不容忽視。由於臺東縣動物防疫所僅收容有攻擊性的遊蕩犬貓,其餘捉捕絕育後則放回原地(TNR),保育團體呼籲,民衆不要隨意餵食遊蕩動物。

臺東市郊接連發現淺山地區的野生動物出現在平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於3月初首度拍攝到藍腹鷳、麝香貓及臺灣野山羊等分佈於淺山的保育類動物,顯示生態造林有成效,但遊蕩犬貓卻成隱憂。

陳姓農民指出,昨日在建農裡自家荖葉園赫然發現1只已明顯死亡的山羌,該地市區海拔僅約20公尺,山羌如何出現無從得知,但調閱監視器發現,這隻小山羌是遭3只遊蕩犬追咬而亡。

居民也說,住在社區一輩子,從未看過山羌出現,好不容易保育有成,卻被遊蕩狗咬死,實在可憐。

義守大學生態系博士趙仁方分析,保育觀念提升,民衆已很少獵殺野生動物,臺東山羌的數量明顯增多,爲了覓食纔會進入近郊,而犬隻本來領域觀念就很強,山羌可能是誤闖牠們的領域,才被圍攻致死。

近年動保意識逐漸擡頭,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自2017年起明令停止人道撲殺,改採捕捉絕育後放回原地(TNR),2018年起,全臺每年遊蕩犬數約升至14萬到15萬隻,因此遭犬隻攻擊導致傷亡的野生動物數量近年迅速攀升。

「遊蕩犬貓追逐野生動物是牠們的天性」,臺東縣青銀共創社會暨環境關懷協會理事長林耿弘認爲,野生動物出現在平地雖然代表環境經營變好,卻很可能遭到遊蕩犬貓攻擊,呼籲愛爸愛媽不要隨意餵食遊蕩犬貓。

臺東縣動物防疫所僅收容有攻擊性的犬貓,對於遊蕩犬貓採捕捉、絕育、釋放方式管理,動防所提醒,民衆若於特定的風景區餵食遊蕩動物,最高可處5000元到1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