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 枇杷太香 外來種八哥特技搶收
臺東縣卑南鄉的枇杷陸續進入產季,面對外來種八哥「搶收」威脅,農民以套袋方式防範,但成效不如預期。(蕭嘉蕙攝)
受惠於太平洋黑潮暖流,臺東縣卑南鄉的枇杷步入產季,果肉香甜多汁,成爲外來種八哥覬覦的目標,加上其生性聰穎,善用特殊伎倆,先透過排便弄溼水果套袋,並趁機啄破、大肆啃食,使農民防不勝防,損失慘重。專家建議採取驅鳥或適當移除措施,以減少農作物損害。
枇杷是春季代表性水果之一,果皮澄黃柔嫩,果肉細緻清甜。臺東縣產地集中於太麻里鄉、卑南鄉等地,由於冬季期間受太平洋黑潮暖流影響,產季較西部縣市提前展開,搶佔市場先機。
臺東縣農會理事長楊招信指出,今年因冬季低溫期較長,導致枇杷產期較去年延後1個月,目前量少價高,預計3月底進入盛產期,價格將回穩,並持續供應至4月下旬。
然而,甜美的枇杷面臨外來種八哥「搶收」。楊姓枇杷農表示,早年本土八哥數量適中,對農作物影響有限,近幾年來,外來種白尾八哥成羣覓食,每次出現動輒數十隻、甚至上百隻,造成果園損失慘重。
儘管農民爲枇杷果實套袋,以防範蟲鳥侵害,但外來種八哥展現驚人的適應力與「智慧」,輕易破解防護措施。枇杷農無奈表示,晴天時,八哥會透過排便弄溼套袋,再啄破袋子取食;雨天時,套袋被雨水浸溼,八哥更輕而易舉地啄穿取食。
義守大學生態學教授趙仁方指出,外來種八哥主要爲家八哥與白尾八哥,自2000年起大量出現在低海拔地區,具有強烈攻擊性,偏好香甜的水果。由於族羣數量龐大,趙仁方建議,透過驅鳥或適當移除方式,以減少農作物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