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超過20年 如今縣府買回正名「杉原灣」
美麗灣渡假村工地前沙灘昨天發現裸露鋼板水泥,環盟臺東分會人員前往攝影取證,但業者強調,這是原本的瞭望臺基座,根本不知被埋在沙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7/08/18 李蕙君攝影)
2003年臺東縣府啓動「美麗灣渡假村」的開發案,成爲臺東縣第一個BOT案,由德安公司取得50年開發權,後來爆發環評卡關、破壞生態環境等爭議。2020年,臺東縣政府買回美麗灣開發案建物,之後委外經營。
「美麗灣渡假村」原爲杉原海水浴場,爲臺東罕見的砂質海灘,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德安公司將此處規劃爲海濱度假村,包括旅館、餐聽、戶外咖啡座、水上運動區等設施,預計投資9億元,爲地方創造上百個就業機會。2005年,臺東縣府沒有實施環評就將建照發給業者,直到隔年,業者爲了擴大開發範圍才提出環評,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
原住民及環保團體成員昨天前往臺北市大直美麗華百樂園,進行抗議臺東「美麗灣渡假村」活動,他們手拿印有「拆美麗灣」字樣的毛巾到場,表達「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及捍衛臺灣海岸訴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2/11/10 屠惠剛攝影)
【推薦閱讀】 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林內焚化爐成「蚊子焚化爐」力拚轉型 宜蘭、桃園都曾被臺塑列爲設址點 80、90年代的反六輕運動
2013年,臺東阿美族人控訴這個開發案侵佔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當年的金曲獎頒獎典禮,有入圍的原住民歌手在星光大道高舉「拆美麗灣」毛巾。另一方面,有旅遊業者發動數百人上街遊行,嗆聲環保團體阻擾臺東的地方建設。
由於行政法院先後撤銷業者通過環評、臺東縣府准許業者復工的處分,使得「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走不下去。2013年業者因爲營業遙遙無期,只好裁員30幾人,有些返鄉工作的原住民婦女難過得流下淚。
由於業者提出仲裁,請求損害賠償及移轉建物,2020年裁定臺東縣府以6.29億元買回建物,業者向臺東縣府求償12.1億元則被駁回。臺東縣府將此處建物正名爲「杉原灣」,2024年委外經營,建物可作爲文教設施的部分住宿用途,但不能直接經營飯店住宿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