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 建和書屋改建 轉型孩子的學校

全新落成的「建和書屋」建立以就學、就業、就醫、就養爲核心的社區支持服務,並獲准成立實驗教育機構「孩子的學校」,開創全臺首例。(蕭嘉蕙攝)

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致力於臺東弱勢孩童教育,自知本「建和書屋」起步,陪伴逾3000名孩童成長。基金會自2021年推動「建和書屋」增改建計劃,23日正式落成啓用,並宣佈轉型實驗教育機構「孩子的學校」,開創全臺首例。

「孩子的書屋」已故創辦人陳俊朗(陳爸),最初於自宅庭院提供孩童課後輔導,2006年在知本陳家巷口租下倉庫,成立「建和書屋」,而後陸續增設南王、美和、溫泉等,共9間書屋,並於2016年成立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

被視爲起家厝的「建和書屋」,因舊有空間封閉、缺乏社區互動性,基金會於2021年啓動空間增改建計劃,獲得超過2600人集資支持,歷時3年完工。

建築師陳哲生說明,新書屋一樓設有開放式廚房與半戶外遮蔭空間,作爲社區共食與活動據點;二樓爲孩童主要學習空間;三樓則打造小閣樓,可遠眺綠島,象徵追憶創辦人。

此外,「建和書屋」於今年初正式獲准成立實驗教育機構「孩子的學校」,提供學齡前至國小階段教育,預計9月開學。陳彥翰表示,未來「書屋不再只是夜間陪讀,也將成爲孩子白天的學習基地」,同時建立以就學、就業、就醫、就養四大社區支持服務。

陳彥翰表示,校內超過一半師資來自書屋培育的「大孩子」,前期與政大實驗教育推廣中心合作見習,並接受耶拿教育訓練,後續將再赴荷蘭進修。

書屋出身的教師古智元提到,創辦人陳爸常以跳脫課本的方式教學,如在講解戰爭歷史時,帶着孩子們親手製作投石機,體驗歷史場景,讓他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