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成罰單熱區 擬推執法地圖
臺東縣科技執法密度高惹民怨,衝擊遊客旅遊意願,縣議員潘貴蘭呼籲臺東縣政府印製「科技執法地圖」,提供遊客參考,降低受罰風險。(蕭嘉蕙攝)
臺灣因交通亂象被冠上「行人地獄」惡名,中央推動科技執法以改善形象,然而臺東縣因設置密度過高,反被遊客視爲「罰單熱區」,進而影響國旅意願。對此,臺東縣議員潘貴蘭呼籲縣府應印製「科技執法地圖」,供遊客參考避罰,縣府則表示,已着手研議中。
近年,中央大力補助地方設置科技執法設備,取締闖紅燈、違規轉彎、未禮讓行人等違規行爲,以洗刷「行人地獄」惡名。由於24小時、全年無休偵測,導致不少駕駛荷包失血,尤其不熟悉路況的遊客更容易因此收到紅單。
潘貴蘭表示,近期網路上頻傳遊客反映花東地區科技執法密集,旅途中屢收罰單,影響整體旅遊意願。她指出,臺東縣全境有97處科技執法,密度偏高,建議縣府交觀處製作「科技執法地圖」,並於旅客服務中心或借問站提供給遊客參考,提升服務功能與觀光品質。
潘貴蘭強調,臺東要擺脫「科技執法地獄」的負面形象,並鼓勵遊客在地消費,而不是花大筆錢繳交通罰單,不僅無助觀光發展,反而讓遊客心生怨懟。
對此,臺東縣政府交觀處長卜敏正迴應,目前由旅服中心人員以口頭方式提醒遊客注意交通規範,後續將與臺東縣警察局確認科技執法區域範圍,再研議印製專屬地圖,提供遊客索取參考。
繼「行人地獄」之後,臺東縣又陷入「科技執法地獄」的輿論漩渦,民衆戲稱,「科技執法地圖」恐成爲新興伴手禮。根據臺東縣警察局統計,去年科技執法開出2萬1322張罰單,罰鍰總額達2399萬元,違規熱區集中於臺東市區,主要類型爲闖紅燈、違規轉彎與違規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