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財政十年有餘獲肯定 審計部:自籌財源比例偏低

審計部總決算審覈報告中,肯定臺東縣財政。(蔡旻妤攝)

臺東縣去年度總決算審覈報告出爐,歲入歲出連續十年賸餘,獲審計部肯定「整體財政狀況持續轉佳」,不過臺東縣財政高度仰賴中央補助,自籌財源僅8.4%,爲近10年來最低,且與其他縣市相比亦偏低,審計部提醒需開拓財源。縣府迴應,近年已成功包括北町園區、機關車庫、舊議會、太平榮家等多項資產活化政策。

根據審計部總決算審覈報告,臺東縣113年度歲入達263億9062萬餘元、歲出約235億8007 萬餘元;歲入歲出相抵賸餘28億1055萬餘元,爲十年來最佳,且截至113年底,臺東已無1年期以上的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僅6萬元,審計部肯定表示,顯示推動各項財政健全措施及債務管控已具成效。

此外,根據審計部統計,臺東縣自籌財源佔歲入比率連年下降,從104年的14.8%,跌至113年的8.4%,爲全國倒數。顯示臺東縣府自籌財源明顯偏低,且長期仰賴中央補助,呼籲縣府因地制宜開拓財源,提升財政自主能力。

縣府說明,自籌財源比例偏低的主因,在於原本縣府整體預算規模有限,但近年各局處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成功擴大了整體預算規模,因此相對拉低自籌財源的佔比。這樣的結果,正好也反映出縣府主動爭取外部資源的成效。

至於開拓自有財源部分,縣府近年積極推動資產活化政策,包括北町園區、機關車庫、舊議會、太平榮家等多項招商案,均已成功推動。透過釋出可用閒置空間、引進民間投資,不僅創造收益回饋地方,也帶動產業進駐與就業機會,形成縣府、縣民與廠商三方共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