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虧損4千多億! 學者:核二核三持續運轉「一年可賺600億元」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 。(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9日)舉辦「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法公聽會。面對臺電截至去年,總虧損累計高達4000多億。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如果核二、核三四部機組可以持續運轉的話,臺電一年內可以賺進超過600億元,且核二延役的話,兩年內就可以恢復供電,「續用核電,纔是解決臺灣目前電力供應不足,還有電價高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葉宗洸表示,從臺電的發電成本來看,尤其是外購電力的部分,主要還是以再生能源以及火力發電爲主,其實火力發電的外購部分,雖然付出一些費用,卻沒像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這麼多。而當國際燃料價格已經下跌的情況下,爲什麼臺電還持續虧損?就是因爲這兩年,外購電力的成本越來越高。

葉宗洸提到,不是說不要發展再生能源,因爲再生能源確實在提供綠電的部分做出了一些貢獻,但現在臺電虧損的情形一直沒有辦法改善,因此,發電成本比較低的,而且又不排碳的核電,應該要持續的保存下去,「不要再講說,要繼續發展綠電,綠電就是沒有辦法解決臺電財務虧損的問題」。

葉宗洸直言,「我們的電就是不夠」,臺電都已經講了,北部是缺電的情況,坦白講今天台灣如果電力供給是充足的,那就不會出現北部缺電的問題,所以如果續用核電的話,就不會有缺電的問題,全世界都要無碳電力,結果現在臺灣政府卻把無碳電力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要角色把它排除掉,然後你要把所謂的精力都投資在這個不可調供的再生能源電力,「那我覺得這是非常不智的一個行爲」。

葉宗洸強調,他們有評估過,核二跟核三目前還沒有正式除役,適合去進行研議,未來大概兩年的時間,就可以讓這些現在正在停機的機組都能夠恢復供電,所以在這種情況底下,如果核二、核三的四部機組,持續運轉的話,那這個提供出來的電力就可以足以讓臺電一年內,可以賺進超過600億元。面對臺電虧損得這麼嚴重,一年賺600億元,很快幾年內就可以把虧損打平。

葉宗洸說,現在政府的政策都在天然氣發電上,之前四階才造成民衆很嚴重的抗爭,可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四階的協和燃氣電廠要到2030年才能正式發電,提供北部電力需求,可是隻要讓核二能夠延役的話,兩年內它就可以恢復供電,所以續用核電纔是解決臺灣目前電力供應不足,還有電價高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