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去年虧411億 董座:依韓國電價「會賺1539億元」

▲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資料照/記者陶本和攝)

記者廖婕妤/臺北報導

臺電財務狀況持續虧損,國內電價4月喊漲,整體平均漲幅上看6%,臺電董事長曾文生今(19)日分析臺電虧損狀況,指出韓國的電價是很重要的比較對象,臺電是因爲電價沒有合理反映成本,纔會造成虧損,電價也沒有跟着燃料價格上漲,且臺灣電價目前仍低於韓國,若用韓國電價來算,去年臺電不會虧損411億元,反而會賺1539億元。

曾文生說明,臺灣電價到目前依然低於韓國,去年臺電住宅平均用電價格爲2.77元、韓電是3.98元;去年臺灣工業用電每度價格是4.27元,韓電是4.98元。韓電是很重要的比較對象,臺電整個狀況是因爲電價沒有合理反映成本,纔會造成虧損。

曾文生表示,以韓國2022年電價來算,當年度臺電電價若比照韓電,就不會虧損2675億、只會虧損437億;2023年臺電虧損2477億元,若用韓電價格收費,會有盈餘296億元;至於去年臺電虧損411億元,若依照韓電價格,臺電去年會賺1539億元。

曾文生指出,造成臺電虧損的理由之一,還有電價並沒有跟着國際燃料價格在漲,COVID-19疫情後2021年燃料價格開始波動,疫情前5年平均煤價每噸80美元、天然氣每度新臺幣9元;但到了2024年,平均煤價每噸144美元,今年則預估每噸會落在120-130美元,依然比疫情多了6成;天然氣2024年均價每度新臺幣14.5元,現在價格每度新臺幣15.4元,還是比疫情高出7成;整體來說,燃料價格成長幅度超過6成,但電價調漲幅度僅將近4成。

不過,對於電價是否調整,曾文生說,工作小組還在討論中,現在沒有千億預算補助,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提到電價與物價連動關係,一定程度肯定臺電過去幾年抑制物價;臺電肩負政府政策,因此政府補貼臺電過去的政策承擔跟虧損是合理的,希望國會能夠支持。

曾文生也指出,去年跟今年的撥補預算本來就預計要支出,但現在都沒有支出,希望立法院這個會期或下個會期可以提出追加預算,能不能透過預算程序趕快撥給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