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紀念「磯永吉小屋」落成百年 見證農業科技發展歷程
磯永吉小屋景圖。(圖/臺大)
臺大農藝學系與磯永吉學會今(15)日於臺大農場舉行「磯永吉小屋落成百年紀念活動」,紀念這座建於1925年、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歷史建築。磯永吉小屋原爲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是臺大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及臺大早期農業研究的重要基地,2009年已獲臺北市政府公告爲市定古蹟。
臺大副校長丁詩同在致詞時表示,臺大每年約有1億元修繕經費,然而校內約有150棟建築,平均每棟僅能分配約100萬元,難以應付大型修繕需求。他強調「修繕就是對文物最好的承諾」,許多文化資產保存工作需仰賴社會各界支持。
丁詩同也提及 ,蓬萊米是源自的日本品種,在臺灣成功改良,他笑稱臺灣「接球接得非常好」,並建議未來日本若因氣候變遷需要,「可以拿我們的品種回去種」。
臺大農藝系主任黃文達說,磯永吉小屋是臺灣作物科學史的代表,磯永吉博士推動改良「在來稻」和「日本稻」的工作開啓了蓬萊米時代,因此獲得臺大百大貢獻獎。
黃文達透露,磯永吉小屋修繕工程預算約3800萬元,由文化部文資局、臺北市文化局、臺大及農藝系共同贊助,但仍有100多萬元的缺口,期待各界支持,讓小屋於兩年後以全新面貌呈現。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則提到,臺灣啤酒、紹興酒等至今仍使用蓬萊米爲原料,臺大對歷史建築的細心呵護,彰顯臺日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