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打造韌性醫院 迎戰高齡化

臺大醫院院長餘忠仁表示,臺灣醫療環境,面臨了比過去更多的挑戰,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將打造「韌性醫院」,從人才培育到智慧醫療,期盼引領檯灣醫療走向永續。(石智中攝)

掃碼看影音

臺灣醫療屢屢在國際評比爲表現最佳的國家,背後卻潛藏人口老化、少子化、醫護人力不斷流失等隱憂。今年八月一日就任的臺大醫院新任院長餘忠仁,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臺大醫院承載國內醫療在教學、研究與臨牀照護等重要使命,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將打造「韌性醫院」,從人才培育到智慧醫療,盼引領檯灣醫療走向永續。

餘忠仁指出,臺灣醫療環境,如今面臨了比過去更多的挑戰,其中最嚴峻的就是人才流失,包括醫生、護理人員等,體認到「有人才能讓醫療得以永續」,因此,上任首要任務,是打造「韌性醫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育與留任。

餘忠仁表示,臺大至今130年,是傳統且歷史悠久的醫院,一直以來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才,尤其「臺大培育的整個醫界最需要的優質人才」,因此,他期許自己,在擔任院長任內,不僅要帶動臺大有好的工作環境,也希望能讓國家醫療有更好、更明確的發展,而這有賴制度的營造。

他表示,將規劃包含醫師、護理人員等所有醫事人員在內,都有清楚的升遷管道,可接受的薪資,以及穩定的工作環境。其次,臺大是研究型大學醫院,除了醫療專長,也鼓勵卓越的研究,「讓醫護人員看得到未來,纔會願意留下」。

他指出,隨着超高齡化,疾病複雜程度變高,病患增多,但人力卻越來越稀缺時,必須有效透過制度與輔助人力、智慧醫療等,來協助醫師、護理師分擔工作壓力,「大量的非專業工作負荷應該交由護佐或其他輔助人力協助,就能讓護理師、藥師、醫檢師等回到專業崗位,專心面對病人」,他直言,透過制度設計,讓每個職類專注於核心任務,整體效率纔會提升。

他分享,臺大規劃於急診作業系統導入警示系統,藉由AI快速辨識危急病人,並配合各科看診輔助系統,協助醫師更精準判斷,降低醫師負荷,「智慧醫療不是要取代醫師,而是幫助醫師減少資訊處理與行政工作,專注病人照護」,同時也能提高病房利用率。

此外,尖端醫療更是臺大持續領先的領域,餘忠仁分享院內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不斷有新的突破,院內已有基因治療產品通過健保,並銷往國際,第二項產品也即將進入臨牀試驗。

「我們的成果不只是學術,更要進入產業,成爲真正能改善病人生活的產品」。他強調,臺大未來將不斷強化醫療與產業的結合,協助醫療研發相關商品能進入市場,推動醫療科技輸出,「醫療不再只是醫院內部的事,而是國家產業競爭力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