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船法說會/商船訂單排到2030年 明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臺船董事長黃正弘。 聯合報系資料庫
臺船(2208)25日舉行法說會,該公司指出,截至1月底爲止,手持訂單合約金額約1,348億元,尚待執行金額約800億元,商船訂單已排到2030年;而公司預期今年將大幅減少虧損,明年有機會轉虧爲盈。
臺船表示,近年來所承攬的各型原型船艦已陸續或即將完工交付,而新的商船訂單方面,繼去年8月與中航(2612)簽約,取得2艘21萬噸散裝貨輪訂單(含2艘選擇權),今年1月15日再與萬海(2615)簽約建造12艘8,700TEU貨櫃輪新單,另4同型船選擇權則可望於今年7月敲定。
而截至今年1月底爲止,該公司在手訂單合約金額約1,348億元,包括一般商船17艘、軍艦及公務船14艘,以及26座石化品儲槽統包工程、槽車裝卸工程統包工程1案,尚待執行金額約800億元。
至於國造潛艦方面,原型艦海鯤號會依合約,於今年11月交付,後續艦立法院也已經通過2艘,也會依原定計劃執行。
另臺船現並鎖定海巡署規劃的「海域維權海巡艦艇建造計劃」,預估經費612億元;其中,10艘2,000噸巡防艦和2艘8,000噸巡防艦訂單列爲優先爭取標的。
另外,臺船在前年就開始投入無人船研發,2024年首季籌組相關團隊,目前原型船正在測試,預計今年3月上旬就會亮相,初步以軍事用途爲主,成型後也可以導入商用、民用領域對於美國欲向中國大陸制商船彎靠美國時收取鉅額港口費,臺船則認爲此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定,應不可能實施,估計美國僅能要求各國商船不得在大陸建造。
至於臺船現有商船訂單因已排到2030年,估計短期內不會有船公司願意在此時訂造5年後交船的船隻,後續的船塢副檔將優先選擇接造海巡艦等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