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漲幅創37年新高!外媒分析「3大原因」 專家:還有升值空間
▲ 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單日漲幅創下30多年新高。(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新臺幣匯率5日勁揚逾5%,創下1988年至今30多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引發市場震盪。外媒分析,出口商急拋美元,壽險公司加速避險,再加上美臺貿易談判背景,可能是臺幣異常升值主因。臺灣央行預計下午4點半召開記者會說明。
綜合《路透》及《彭博》,新臺幣升值使臺積電等出口大廠股價受壓,臺股也面臨回檔壓力。市場認爲,這波漲勢與外資流入、壽險業避險美元資產有關,加上市場對美元前景不看好,助長臺幣升值,交易量飆升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高,銀行甚至啓動虛擬排隊機制因應客戶涌入。
外界關注臺灣央行是否刻意放任新臺幣升值,做爲向美方釋出善意的一環。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外匯與利率主管Ju Wang指出,臺灣央行未積極進場干預,引發升值可能是美臺貿易談判策略之一的猜測。此前臺灣政府宣佈,1日與美方展開首輪會談,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美元近期表現疲弱,也爲亞洲貨幣提供升值動能,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個貨幣皆呈現走強走勢。儘管臺灣央行否認美方施壓,但有金融業高層向《路透》表示,「熱錢正涌入臺灣,而央行正默許這種情況發生」,「很多人說這是因爲來自美國的壓力,我認爲就是這樣」。
新加坡華僑銀行資深外匯策略師Christopher Wong預期,未來新臺幣仍有升值空間,尤其在臺灣被列入美國財政部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之際,放手讓臺幣升值可能成爲另一根橄欖枝。元大投顧公司首席經濟學家Woods Chen也認爲,「目前讓臺幣升值可能對央行和臺灣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