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單日飆破11萬美元創高 專家分析4大原因
比特幣22日飆破11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價格也超過1公斤黃金。(圖/報系資料照)
主流加密幣比特幣(BTC)價格在22日凌晨快速拉昇,首次突破111861美元大關,刷新歷史新高,單日漲幅逾3%,此次飆漲讓比特幣市值達到2.21兆美元,超越亞馬遜與Google,躍升全球第5大資產,僅次於黃金、Apple、微軟及輝達;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雲嫺深入分析,此次比特幣大漲背後不僅是市場情緒驅動,更反映出多個總經因素與市場結構性變化所推動的結果。
彭雲嫺分析,比特幣突破新高主要有4大原因。首先是近期美國監管環境的明朗化,美國參議院近期加速推進「穩定幣法案」,此法案旨在爲穩定幣的發行及運作提供明確的法律框架,確保穩定幣與美元的兌換可靠性,加強市場透明度與安全性。
此法案的推進使市場認爲美國對加密貨幣監管將朝更爲友善的方向發展,大幅提振了投資者信心。其次,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事件,使避險資產需求上升,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資產再度獲得市場青睞。
此外,全球經濟在川普政策下不確定性持續升高,傳統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促使機構投資人積極配置數位資產,以分散風險;最後,全球交易所比特幣存量持續下降,表示大量投資者將比特幣轉移至冷錢包進行長期持有,市場籌碼緊縮,有利於價格進一步攀升。
海內外機構預期,比特幣正在成爲各國政府的法人機構的多元化的主流工具,其中渣打銀行預期第2季有望觸及12萬美元,甚至有激進的投資者認爲6月底前上看30萬美元。
彭雲嫺表示,考慮到近期市場環境和宏觀經濟因素,這些預測確實有實現的可能性。尤其是近期監管環境持續改善、機構資金不斷涌入,以及交易所存量明顯減少等現象,都爲價格的持續攀升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投資人也須謹記,目前的市場情緒已經達到相對高點,短期內出現調整的可能性不容忽視,需注意風險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