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升值存款湧入加上股利發放效應 銀行法第72條之2警報解除

臺幣升值存款涌入加上股利發放效應,銀行法第72條之2警報解除。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銀行局今日公佈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最新比率,截至6月底止,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比率,從5月的26.42%大幅降至3月的26.31%水準。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說,作爲不動產放款的分子爲15.31兆,存款爲的分母爲58.18兆元,兩者都上升,但分母大幅增加4千億,增加0.75%,高於前者增幅0.28%,使得比率大降。

這也使得許多銀行,尤其是公股銀行面臨銀行法72條之2天條的壓力大爲減輕;銀行局也統計,比率在28%至29%有3家,27%至28%有7家,26%至27%有11家,相較於5月比率在28%至29%警戒區的有5家,銀行減壓程度由此可見。其中,分母的增加4千億,絕大部分來自存款,金融債券僅增80多億。

對此大型行庫主管指出,外幣存款在6月因爲臺幣匯價升破29元之際而大幅增加之外,6月已有公司陸續發放股利,二大因素使得六月的存款大增,也使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壓力減緩;不過另一方面,由於銀行仍面臨央行的「總量管制」,要求不動產放款餘額逐月下降,因此,房貸的限貸及排撥情況並未因此改善太多。

銀行局統計顯示,房貸餘額至6月底爲3兆8687億,年增率爲4.54%,建融餘額爲11兆2557億,年增率7.33%;對於建築貸款增加,侯立洋說明,和客戶需要營運週轉金、購地、興建工程、都更危老貸款等都有關;至於6月不動產放款的逾放餘額減少,他認爲應和打呆有關係,整體來看,逾放主要和中小企業及經濟因素影響還款能力,央行升息及寬限期滿都有重要關係。

侯立洋也分析,不動產放款逾放比維持在0.08%,相較國銀逾放比平均爲0.15%,不動產逾放比還更低,且自從央行109年12月採取管制措施以來,逾放比從109年12月的住宅貸款逾放比0.12%、建築逾放比0.15%,現在都降至0.08%,所以現在並不是高點,風控良好,但他也強調,若發現有銀行資產品質差但卻放款寬鬆,將加強個別銀行的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