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強升掀骨牌效應 壽險業5月虧損逾千億

5月匯率風暴,壓垮壽險業,獲利、淨值、外匯準備金三大數字急速惡化。聯合報系資料照

5月匯率風暴,壓垮壽險業,獲利、淨值、外匯準備金三大數字急速惡化。據金管會統計,5月單月壽險業暴虧1,066億元寫史上最慘紀錄,淨值陷2兆元保衛戰,業者動用大量外匯準備金「水庫」替匯損止血,使水位遽降到188億元的史上低點。

金管會已出手救援,鬆綁責準金與死亡準備金提存規定,業者可選擇將釋出的準備金轉入損益(稅前盈餘)或外匯準備金,以抵禦未來市場波動風險,壽險圈估計約有千億元準備金釋出,料可暫穩住半年報。

壽險業近年獲利與淨值走勢

惟一家壽險業高層示警,下半年新臺幣若持續升值,CS和NDF避險工具成本大跳增,恐全數吞噬釋出的準備金老本,業者搬出「最後一桶金」,恐還不夠用。

加上股債匯市波動不確定性仍高,恐持續影響2025年壽險股價、獲利能力、可分配盈餘空間,小股東股息變少,甚至部分大股東還恐面臨增資壓力。

這場匯率風暴,更震出壽險業六大「史詩級」數字。5月虧損、未避險兌換損失、淨匯兌成本、動用外匯準備金額、及最後外匯準備金餘額等,均寫史上空前最慘紀錄,比2008年海嘯慘。

5月壽險業暴虧1,066億元寫史上新高,連兩個月衰退,累計前五月由盈轉虧617億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說,因業務承保、淨投資全損失、營業費用也增加,其中淨投資損失盈轉虧280億元是史上最慘,衝擊也最大。

5月底淨值重挫到2兆345億元的19個月低點,月減1,831億元,累計前五月淨值蒸發5,515億元,寫近三年同期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