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強升 發債大戶歸隊 Q2公司債暴增

第二季受關稅戰的影響趨緩,加上美國降息預期升溫,誘發新臺幣掀起新一波升值潮,成爲企業發債的大利多。圖/本報資料照片

6月發行的指標公司債

第二季受關稅戰的影響趨緩,加上美國降息預期升溫,誘發新臺幣掀起新一波升值潮,成爲企業發債的大利多,公司債發行量歷經首季低迷後,第二季發行量大增,尤其6月發債大咖魚貫進場,總計發出738.6億元公司債,創去年11月以來的八個月新高,預期在新臺幣升勢緩和前,下半年發債量將繼續升高。

據中央銀行統計,第一季發債量合計86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0.7億元大幅下滑,但進入第二季後,原來神隱的臺電、中油陸續發債,加上臺積電續發綠債,且個別規模都逾百億元;櫃買中心統計也顯示,6月公司債發行量增溫,臺積電、臺電均是今年二度發債,各發出141億元、119.1億元,點燃企業發債引信,主要有玉山金78億元、聯電52億元、興富發逾40億元,遠東新世紀38億元等發債計劃上路。

值得注意的是金控的發債安排,今年以來累計發債量不小,包括玉山金98億元、元大金21億元、國泰金62億元,以及上半年金控發債王富邦金的109億元。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爲,這次企業發展明顯是要趁新臺幣升值時發債,可用較少的新臺幣換取更多美元;若新臺幣升勢不變,持續降低外幣債成本,企業可趁匯率有利時提前發債,鎖定低成本資金,下半年發債量將相當的可觀。

觀察6月指標公司債利率,臺電6月的5年券票面利率1.9%、持平,7年券1.95%、比4月同天期低;臺積電5年券利率1.92%、10年2.05%,均比5月同天期下修,公司債利率開始下修,利率開始回降後,企業發債成本舒緩後,發債意願也有所提升,但來自新臺幣升值的匯率因素,對驅動發債的影響更直接。

銀行主管表示,下半年將優先關注美國降息步伐,此將牽動新臺幣匯率走勢,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發債意願還將進一步提高。第二季全體公司債加上可轉債合力發出逾1,400億元,第三季發債氣氛續熱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