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暴力升值產業苦 國民黨團呼籲央行調節匯率

臺幣匯率持續飆升,27日以29.14元開盤,升2.5分,機械業更喊匯率狂升已嚴重衝擊廠商獲利,若升破28元恐將出現倒閉潮。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呼籲央行放緩臺幣升值,適時進場調節匯率,讓產業有充分時間調控或避險,否則一旦產業倒閉,社會將面臨失業潮。

立委吳宗憲表示,臺灣經濟結構以出口爲導向佔GDP60%;換言之,美元與臺幣之間匯率小幅波動,都造成相關產業非常大的影響。近期臺幣兌換美元匯率升破29.2元以上,導致相關產業的利潤都被匯率吃光,這對國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包括一些機械工具業者暫不接單,這意味着員工將放無薪假,甚至失業,這已經不是單純老闆獲利減少,而是員工將面臨失業的問題。

吳宗憲指出,臺灣大多屬中小企業,其中機械、機械工具等製造業的獲利幾乎是「毛三到四」(3%-4)。臺灣面臨不僅是關稅問題,還有匯率問題,關稅問題尚未解決,現在又面臨匯率問題,對國內產業是雪上加霜。

吳宗憲表示,臺積電曾公開估計,臺幣兌換美元每升值1%,將導致臺積電營業利益下降0.4%,換算成淨利將下降1%。目前,臺灣製造業對內面臨缺工、缺電、缺水、缺地問題,對外有關稅和匯率問題,以及不乾淨能源生產的碳稅問題。他呼籲政府盡全力幫產業找出路。

立委楊瓊瓔表示,新臺幣匯率近期「獨強」,今年以來升幅達11.53%,登上世界第一強,已讓臺灣機械業「哀鴻遍野」、「血流成河」,嚴重侵蝕機械業出口競爭力和獲利表現,業者不是不努力,但所有努力成果被匯率侵蝕。

楊瓊瓔提到,從潭子、神岡、大甲、豐原、太平到大里的大肚山縱谷,聚集了上萬家大小工廠,產銷全球各式機密機械與零件,臺灣位居全球第三大工具機出口國,且在精密機械產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中部機械業縱谷今年以來,卻蒙受川普關稅與新臺幣匯率強勁升值的雙重打擊。

楊瓊瓔表示,很多業者說這根本不是正常的升值,而是政策失能引爆的產業災難,現在是因關稅而按下暫停鍵,而新臺幣強升讓公司幾乎來不及避險,連本錢都賠進去。業者擔憂,從業這麼多年,沒看過臺幣升這麼快,體質佳的廠商還能撐住,體質一般的廠商沒賺錢甚至虧錢,體質差的廠商大約會有三成倒閉。

楊瓊瓔強調,央行應該履行匯率管理的責任,讓升值過程循序漸進,例如半年內升值5%,而不是在短短兩三天內急升。升值貶值各有利弊,不是不能升,是不能在大家還搞不清楚狀況就升,引起市場恐慌。或許現時正值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央行可能擔心調節匯率,會影響年底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匯率政策報告,被扣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因此面對臺幣急升也「束手無策」。

楊瓊瓔請央行正視問題嚴重性,央行也不應向美國示軟,畢竟維持新臺幣匯率穩定是央行天職,且臺灣並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匯率的穩定與獨立自主十分重要,這更是臺灣能否永續穩健存在的關鍵。瑞士、泰國央行都能向美國說「不」,臺灣央行也應「走自己的路」,勇敢捍衛臺幣匯率。產業不能再等,政府不能再拖,請央行擔起責任,守住匯率、守住產業、守住臺灣。

立委賴士葆表示,中華民國外匯存底約5800億美元,26日外匯交易量爲32億美元,平均每日外匯交易量20億美元至30億美元間。換句話說,5800億美元v.s20億美元至30億美元,央行應該有能力處理匯率問題。

賴士葆提到,在臺幣猛升之前,美國還未宣佈匯率操縱國名單,我國央行滿足美國匯率操縱國三個條件中的兩個,被列爲觀察名單之後,央行小心不進場干預或調節匯率,國人也許能夠接受。但當美國已經將我國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後,這時候央行難道不要考慮臺灣產業?

賴士葆指出,央行曾經說過,臺幣升值必須要跟其他幣別競爭,但臺幣近期升值12.4%、韓元升值8.7%、日圓升值8.4%,新加坡升值6.7%,這一波貨幣升值在亞幣中,新臺幣是「獨強」,在世界貨幣也是「獨強」,「獨強」結果會造成我國外銷產業急落,因爲臺灣產業成本很高,倘若臺幣升值到28元,工具機械產業將會倒掉一半。

賴士葆呼籲,央行絕對有能力放緩臺幣升值的幅度,讓產業有時間可以調適或避險,若一次讓臺幣升滿,相關產業將會來不及應對,後果會相當嚴重。

賴士葆重申,央行58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面對每天成交量20、30億美元,絕對有能力處理,不應該讓臺幣匯率急升,除了中小企業來不及避險外,下半年度經濟成長率會大幅下降達2%,無薪假人數會增加,傳統產業將哀鴻遍野;因此,央行必須適時進場調節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