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臺南外 都會區房價皆下滑
房價大踩煞車,信義房價指數最新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六大都會區及新竹地區房價普遍出現修正,僅臺北與臺南小幅反彈,其餘地區皆呈現下滑。市場氛圍由過去的「持續看漲」轉爲「保守觀望」,房價也正式告別榮景,走入盤整期。
從數據來看,新北市本季跌幅最爲明顯,季減百分之五點三,反映出上季站上高點過後的修正壓力;桃園與新竹分別下跌百分之二點五九與百分之三;臺中與高雄則分別下跌百分之一點六三與百分之一點五四。臺北市、臺南市季增百分之三點二九及百分之二點二七,但仍未突破去年高點,顯示整體市場仍處盤整區間。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現在不僅房貸取得難度增加,央行出手後市場對於房市看漲氛圍也退散,市場參與者少且心態又保守狀態下,房價自然容易高處不勝寒,尤其一手市場量縮、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開始年減,觀察房價指數也從漲不動進入到鬆動盤整。
對於這波修正是否可能演變爲更深一層的價格下探,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一般屋主沒有意願讓利,「最多百分之五」,買賣雙方能議價成功的機率很低,所以去化時間拉得很長。只要屋主心態沒有改變,房市盤整偏軟的格局不會改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也說,過去高槓杆的購屋族羣在房貸利率相對升高的情況下,如果又碰到寬限期結束,面臨壓力可能也是造成房價下滑的重要推手。
國泰金控昨公佈七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也顯示,民衆買房意願指數小幅下滑至負四十七點六,賣房意願同步下降至負廿九點四,買賣雙方均對後市保守。值得注意的是,對照去年七月的買房意願爲負四十一點一,賣房意願還有十一點七,可發現賣方比買方更加保守,這一年來市場上的房屋賣方「幾乎銷聲匿跡」。
市場人士解釋,這波房市降溫不是隻在供給或需求面,而是買賣盤同步減少,多少反映市場對高利率環境下購屋成本上升,以及政策緊縮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