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滿滿水泥、柏油 近20年卻很少淹水 一工程立大功

員山子分洪道完工啓用,大幅改善臺北市淹水情況。(水利署提供)

丹娜絲颱風過境,加上後續的低壓帶、西南風也在中南部降下豪雨,彰化、臺南等地災情尤其嚴重,如鹿港就淹大水,臺南也有12區連放3天台風假,大規模停電至今尚未完全覆電,連南鯤鯓代天府的牌樓也被吹倒,而當其他縣市災情如此嚴重時,一名網友就好奇大樓林立、柏油路鋪好鋪滿的臺北,怎麼會很少出現大淹水的情況,結果多數人認爲「員山子分洪道」就是解決臺北淹水的重要里程碑。

一名網友昨(8)日在PTT八卦板表示,他在臺北住了約30年,但印象中臺北已經很久沒有大淹水了,最多就是腳踝處積水半小時,且很快就會消退,讓他好奇台北市明明就是大樓林立、柏油路鋪好鋪滿的大都市,淹水情況卻相對不嚴重,而中南部有很廣的土地,甚至有閒置荒地可以吸水,怎麼會不時就淹成水上樂園。

員山子分洪道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拍板興建,並於2005年7月正式啓用。(圖/資料照)

文章PO出後引起討論,不少網友說「2005年以前淹水問題蠻嚴重的」、「納莉颱風的時候被罵慘了,之後當然認真治水」、「員山子分洪道瞭解一下,認真要謝謝阿扁」、「記得柯文哲那時候有丟一點預算,把臺北降雨容受度提高」、「基礎建設有好好搞,最重要的應該是員山子吧」、「員山子分洪道弄好之後,淹水問題確實改善很多」、「臺北有推海綿城市政策,很能吸水、過濾水,再把水排掉」。

也有人喊「臺北人遇到淹水不管藍綠都臭罵,但南部太死忠,最後才淪落到爹不疼娘不愛」、「臺北還是偶爾淹一下比較好,看看會不會把房價淹下來」、「臺北一堆人靠捷運移動,淹水真的會出大事」、「這次颱風從下面衝上來,中南部災情嚴重很正常吧」、「中南部很多農田,真的應該要用心治水纔對,不然每次一下大雨菜就變貴,北部人同樣受害」、「最近幾年臺北淹水都是午後雷陣雨那種大暴雨,颱風反而比較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