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大進補!石門水庫近滿水位 全臺3座已滿庫
石門水庫已逼近600萬噸水量,水利署北水分署爲避免因強降雨導致水庫溢洪危機,現已將石門水庫水位調控至244.3公尺左右,中壢區環北路卻因地勢低窪再度造成淹水景象。(東興里長莊英起提供)
今年首波梅雨爲北臺灣帶來豐沛降雨,桃園石門水庫集水區從10日至11日已累積71.3毫米雨量,涌入水量超過600萬噸,蓄水量逼近滿水位,蓄水率達99%。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爲避免因強降雨導致水庫溢洪危機,現已將石門水庫水位調控至244.3公尺上下,預留蓄洪空間,確保水庫安全與下游地區防洪需求。
另外,桃竹苗地區除了石門水庫蓄水量逼近滿水位外,截至11日下午3時,包括新竹縣的寶山與寶二水庫,苗栗縣的永和山、明德、鯉魚潭等3座水庫也都因這2天的降雨,讓水庫大進補,蓄水量都在99%至100%。其中寶山、明德、鯉魚潭3座水庫,蓄水率達到100%滿庫狀態。
根據北水分署資料,目前石門水庫水位達244.75公尺,蓄水量2.03億噸,蓄水率達99%,供應桃竹地區民生與農業用水充足無虞。由於氣象署預測第2波梅雨鋒面即將來襲,北水分署已提高警戒,啓動水位調節機制,維持高水位同時預留洪水調節空間,穩定供水並確保設施操作安全。
相較石門水庫上游水情良好,下游地區的雨勢卻帶來另一番景象。中壢區再度出現嚴重積水現象,其中環北路低窪路段遭遇強降雨時瞬間積水成災,水流奔騰如浪,被民衆戲稱爲「環北灣」及「水上樂園」。市府雖緊急派員排水、封閉通行,仍引起民怨與安全疑慮。附近的中新地下道也因抽水馬達疑似過載,一度積水達20公分,導致交通受阻。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魏筠指出,石門水庫上游水位調控有序,但中壢市區部分易淹地點卻反覆受災,市府應善用AI水情繫統提早預警,並檢視排水設施與抽水設備效能。她強調,防汛不應臨時抱佛腳,應於梅雨季前完成盤點與演練,確保下游居民安全。
水務局已針對環北路與中新地下道展開災後檢討,表示將與石門管理處協調土地與排水溝使用權問題,並計劃強化抽水設施與預警機制。隨着5月底桃竹一期稻作進入抽穗期,石門水庫也將配合調整農業用水調度,在確保供水無虞的同時,與地方政府攜手提升整體防洪韌性,迎戰接下來的梅雨與颱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