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房價十年僅漲20%?疑白忙一場:跟通膨差不多
臺北市房價十年僅漲2成,與通膨CPI幾乎同步,老公寓投報陷尷尬;不過核心區持有者,仍寄望都更與長線價值抗跌。記者胡經周/攝影
臺北市房價十年漲幅僅約20%,與CPI累計15%相去不遠,有網友看完統計資料,感嘆自己這十年根本是「瞎忙一場」。不少留言認爲,雖然大安區等蛋黃區號稱精華地段,但近十年來房價成長有限,甚至比基本薪資漲幅還差,「房子跟通膨疊上去而已」、「代表房子根本沒漲,難怪炒房派一直被笑」。也有人強調,「臺北市總價已經很高,單價成長自然有限」,「10年前老公寓漲到現在還是投報難看」。
但也有網友認爲時間拉長才是真相,像是「公寓500萬買的,現在都2000萬起跳」,「三、四十年前進場,現在早就資產自由」。
有人指出,臺北市核心區還是有抗跌價值,不少老屋隨着都更政策、容積獎勵,未來仍可能有價值重估機會。「老大安人早就是贏家,荷包滿滿」,但同時也有人吐槽「這十年買進的真的會覺得被耍了」、「跟不上通膨的還更慘」。
部分網友也點出,臺北核心區的玩法就是「高槓杆撐長線,房子終究是挖錢工具」,即使漲幅有限,但仍能透過都更、融資放大效益。不過,面對現行限貸、貸款規則收緊,年輕族羣普遍只能望門興嘆,認爲「現在新青安受衆根本買不起市中心,全臺一起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