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東區新開幕南美餐廳「NÓMADA」 拉丁美洲料理混搭臺灣靈魂

▲「NÓMADA」主打拉丁美洲料理。(圖/記者黃士原攝)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臺北東區近期掀起一股拉丁美洲料理風潮,除了MMHG湘樂餐飲集團與南美新銳主廚Leo共同打造的新餐廳「Fon-Cé」外,靠近市民大道還有一家4月纔開幕的「NÓMADA」,把南美風味混搭臺灣靈魂,不用出國也能享用墨西哥燉肉料理、塔可與秘魯烤雞腿。

NÓMADA主廚暨創辦人Nick臺灣出生,自小移居智利,開始廚師生涯之後走訪秘魯高地、墨西哥市場、哥倫比亞街頭與古巴老城,蒐集當地的風土人情,之後再轉往歐洲至亞洲,最後選擇回到充滿人情味的臺灣創設餐廳,把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古巴的風味,混搭臺灣的靈魂,創造出一道道兼具創意與美味的混血料理。

▲墨西哥香燉牛頰肉蕎麥麪。(圖/業者提供)

NÓMADA以單點爲主,主要分爲主餐、開胃菜與甜點。本季主餐主打蕎麥麪,其中「墨西哥香燉牛頰肉 Birria」就像是南美洲版紅燒牛肉麪,Nick汲取臺灣人對牛肉麪的記憶,把牛頰肉與濃郁香料長時間燉煮出肉香,搭佐酪梨、玉米、溏心蛋、洋蔥、瑞可塔起司與香菜。

▲烏龍豪野鴨。(圖/記者黃士原攝)

「烏龍豪野鴨」的誕生,其實來自一場意外的靈感碰撞,Nick因不熟悉中文字,誤將「烏」看成「鴨」,就此激盪出茶與鴨的有趣組合;湯底以鴨骨細火慢熬10小時,提煉出醇厚的風味,注入烏龍茶的清香,爲湯頭增添雅緻層次,尾韻帶有如熱茶般的溫潤回甘,因誤會激發靈感,也成就一碗風味獨特的「烏龍鴨」。

▲墨西哥辣醬燉豬紅藜飯。(圖/記者黃士原攝)

提到墨西哥料理的靈魂,不能不提莫雷醬(Mole),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滋味之一,以辣椒爲底,揉合多種香料、堅果與水果燉制,帶着微苦與微甜。「墨西哥辣醬燉豬紅藜飯」將豬肉、墨西哥辣椒、水果與堅果一同燉煮,製成風味濃郁的特製莫雷醬,搭配紅藜白米飯、手撕辣醬燉豬、溏心蛋、花椰菜與玉米,在濃香中保有蔬食的清爽平衡。

▲開胃菜「炭烤玉米」、「炭烤花椰菜」、「烤脆皮豬五花」。(圖/記者黃士原攝)

這裡的開胃菜以分享爲起點,延伸中南美洲的飲食習慣,「炭烤玉米」使用南美洲飲食文化中最常見的食材,先把玉米以蒸煮後炭烤,帶出自然甜香與微微焦脆口感,搭配以無糖豆漿爲基底、融合味噌與芝麻調製的美乃滋。「香烤雞翅」以無糖豆漿取代傳統沙拉油與蛋黃,搭配炭烤大蔥製成的蔥香美乃滋。

▲秘魯烤雞腿。(圖/記者黃士原攝)

「秘魯烤雞腿」以炭火香烤雞腿,佐以融合墨西哥辣椒、綠番茄與萬壽菊葉製成的青醬,清爽中帶辣;「烤脆皮豬五花」這道結合臺灣人熟悉的五花肉,以直火炭烤將外皮烤酥脆,佐以自制古巴香菜青檸醬,酸香提味。

▲鮮魚塔可。(圖/記者黃士原攝)

源自墨西哥、風靡中南美洲的國民料理塔可(Taco),以玉米餅承載當地人對食材的直接與熱情,NÓMADA的「海鮮塔可」選用當日特選海鮮,搭配自制墨西哥辣椒莎莎、酪梨、瑞可塔起司與香菜,一口咬下,酸、辣、鮮、香在舌尖炸裂。

▲波士頓龍蝦沙拉。(圖/記者黃士原攝)

另外,麗致餐旅集團9月30日前舉辦「法國季」系列活動,巴賽麗廳La Brasserie以「大師之味」致敬現代法國料理之父保羅.博古斯(Paul Bocuse),復刻多道經典菜餚,像是廣爲人知的「爐烤酥皮魚」、「波士頓龍蝦沙拉」,以及甜點「總統蛋糕」。

「波士頓龍蝦沙拉」以白蘭地與番茄爲基底調製冷醬,溫潤酸香間烘托出龍蝦本身的甜美與海味,也傳遞博古斯「視醬汁爲料理靈魂」的信念。

▲爐烤酥皮魚。(圖/記者黃士原攝)

主菜部分端出了廣爲人知的「爐烤酥皮魚」,但須提前3天預訂,因爲光是外層酥皮製作就非常耗時,廖偉立說,麪糰每揉制1層就要冷藏休息4小時,總計要揉制6層。內層使用整尾的野生長尾鳥魚,腹內包裹着以北海道乾貝和野生海鱸魚攪打製成的魚丸,外層酥皮爐烤至金黃酥脆,搭配修隆醬汁更添活潑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