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當代藝博 數位藝術吸睛
第六屆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揭幕,錄像、數位等新媒體藝術成爲焦點。圖爲藝術家蘇匯宇諧擬1980年代華視科幻劇的作品「太空戰士」。記者陳宛茜/攝影
第六屆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昨於臺北南港展覽館開幕,今起對公衆開放,展開三天的藝術嘉年華。本屆共有五十間國內外藝廊參展,相較於去年的七十九家,足足少了三分之一。
一位畫廊業者分析,業者參加國際型藝博會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國際買家,但近年國際政經動盪,臺灣又因兩岸關係導致陸客大減,國際買家愈來愈少。業者爲了減少成本,往往會在性質相近的臺北藝博會跟臺北當代間擇一,而臺北當代的租金又高於有文化部補助的臺北藝博會,導致今年的參展數量「滑坡式」下降。
不過,臺北當代藝博會兩位總監任天晉與嶽鴻飛,來自歐美、深耕亞洲,擁有臺灣策展人缺少的國際人脈與眼光。翁氏工作室總監翁浩原認爲,這讓臺北當代藝博跟臺灣其他藝博會相較「很不一樣」,會看到令人眼睛一亮的當代藝術。
以來自倫敦的藝廊「TAEX」爲例,代理的藝術家都是數位藝術家如鄭淑麗、荒井建,銷售的藝術品沒有傳統的實體畫作,全都是數位藝術和NFT。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