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區多點發力打造“清涼經濟” 解暑惠民兩相宜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6日訊 近段時間,暑氣蒸騰,熱浪滾滾,泰安市民對防暑降溫的需求愈發旺盛。從日常消費到文旅體驗,泰山區圍繞“清涼”主題創新供給,從文旅體驗到夜間消費,從便民服務到健康指導,多點發力打造“清涼經濟”生態,既爲市民遊客送上解暑“及時雨”,又以惠民舉措激活夏日消費活力。
在邱家店鎮王林坡村泰山炊煙巷景區,500米長的降溫噴霧系統正持續運轉,細膩水霧配合穿堂風形成天然“冷氣帶”,遊客漫步其中暑氣頓消。巷內的網紅壓水井成了熱門打卡點,一擡一按間沁涼井水汩汩而出,不僅降溫解暑,更喚醒了不少人的童年記憶。“每週末的‘水槍大作戰’‘草坪音樂節’都能吸引上百組家庭,遊客既能避暑,又能體驗互動樂趣。”王林坡村黨支部委員譚倩倩介紹,景區推出的“消夏晚會”“潑水派對”等活動,已成爲夏日文旅新亮點。
若想體驗兼具探險感與極致清涼的場景,泰安寶泰隆地下龍宮景區是理想選擇。溶洞深入地下百米,常年恆溫18℃左右,是遊客避暑的天然場所。3000米無動力暗河漂流讓遊客在清涼中穿梭——石筍、石柱等億年鐘乳石景觀隨水流徐徐展開,宛如“龍宮納涼”。“既躲開了地面熱浪,又能看溶洞奇觀,這趟避暑太值了!”一位遊客感嘆。
夜幕降臨,岱廟街道泰山夜市、通天街夜市的“清涼經濟”熱度攀升。冰粉、炒酸奶、鮮榨果汁等攤位前,市民排起長隊,一碗西瓜冰粉下肚,白日暑氣瞬間消散。許多攤主表示,隨着天氣變熱,大家晚上都喜歡出來逛逛,吃點清涼的美食,買點消暑的用品,夜市的生意越來越好,他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
除了戶外的清涼體驗,室內的避暑空間同樣人氣高漲。爲給市民提供一個舒適清涼的書香環境,泰山區圖書館工作人員每天提前到館開啓空調,讓市民能在避暑的同時收穫知識、開拓視野。館內不僅有沁人心脾的涼爽、免費的WIFI和安靜的閱讀氛圍,更有豐富的閱讀資源,成爲市民避暑納涼時“充電蓄能”的絕佳選擇。書架間坐滿閱讀者,家長帶孩子共讀繪本,年輕人伏案備考,進入暑假後,圖書館日均到館人數已超過1000人次。“在這裡既能避暑,又能充電,比在家裡吹空調更有意義。”市民王女士說。
面對高溫催生的居家避暑需求,泰山區便民惠民服務也及時跟進。財源街道聯合家電企業開展“節能家電進社區”活動,企業走進老舊小區,提供免費檢測、以舊換新一站式服務;同步推出“清涼家電套餐”,組合銷售空調、電風扇、冰箱,滿足家庭多元避暑需求。同時,財源街道協調電力部門爲購買高能效家電的居民提供階梯電價優惠諮詢,引導綠色消費。數據顯示,7月“清涼套餐”銷量同比上漲60%,能效一級產品佔銷售額的75%;全月累計促成家電銷售訂單320筆,其中60%來自社區活動引流。
健康清涼需求也被精準響應。每週五晚,泰安泰山吾悅廣場的“岐黃薪火傳健康伴我行”中醫夜市惠民行動總會準時開市。中醫夜市設置多個特色功能區,在義診諮詢區,來自泰安市中醫醫院肝病科、肺病二科等九大科室的專家團隊坐鎮,爲市民把脈診斷、辨證開方、答疑解惑、指導用藥,併爲市民夏季如何養生、科學健康納涼提供了有效指導。
社區裡的“清涼關懷”同樣動人:徐家樓街道萬官社區、新峪社區開展綠豆湯派送服務活動,一碗綠豆湯爲轄區居民、環衛工人、快遞小哥送上一份清涼;梅山社區組織開展“矇眼邂逅西瓜清甜 共享夏日溫馨”趣味吃瓜比賽,通過輕鬆有趣的活動形式,讓居民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別樣的歡樂與清涼。
“清涼經濟不只是‘賣清涼’,更是‘送服務’。”泰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優化“清涼供給”,讓解暑與惠民雙向發力,讓市民在夏日裡既享清涼,又得實惠。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 通訊員 謝夢真 郝輝 泰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