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資工碩班選涼爽實驗室 出社會卻被電…網指1狀況嘆:不如少辛苦2年

有網友表示,研究所選到「涼爽實驗室」,碩班期間只看2篇論文、寫1篇論文,照片爲示意圖,非內文當事人。 圖/ingimage

日前一名男網友在論壇透露,他研究所選到「涼爽實驗室」,2年的碩班生涯只看2篇論文、寫1篇論文就畢業了,結果出社會就被主管盯,讓原PO直呼,「職場不像是學校那麼寬容」,但貼文底下有網友認爲即使學士班、碩士班付出努力,也不見得會獲得等值回饋,不過也有人對此持不同看法。

原PO在Dcard以「很多人以爲碩班要讀很多論文」爲題發文表示,自己碩班不同於外界想像,並沒有讀很多論文,因爲他選到很涼爽的實驗室。

原PO也在貼文中列出他的碩班生涯:碩一上看了一篇論文;到了碩一下也只看一篇論文,只是多了將論文上的程式碼抄下來跑過一遍;碩二上則是改一改抄的程式碼以跑出不同數據;碩二下才稍微複雜一點,要說明數據有何意義,以及自己對論文的貢獻。

但是原PO也透露,畢業後工作就被主管電了,他也推測這是因爲職場不若學校寬容,且若下屬表現不好,上司也得扛下責任,對此原PO直言,「職場很可怕的」。

有網友表示,「碩班進到硬的實驗室遇到慣老闆,出社會也有機會被主管電吧」、「涼爽準時畢業比較重要,既然不管怎樣出社會都會被電,與其辛苦32年,不如辛苦30年就好」、「大學耍廢辛苦40年,大學認真辛苦44年」;但也有人持不同見解,「我本身閱讀、搜尋文獻的能力是在研究所建立的,這個技能到我工作的現在都還在使用,覺得這個投資很值得」。

有網友透露自己碩班也算輕鬆,「我一篇都沒看,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拿到學位的」、「跟我目前的進度差不多,只有一篇論文」、「這我,對不起」、「這完全我」;另一方面,有人則透露讀碩班的辛苦,「一般實驗室至少看200篇論文」、「文組生看的論文數量可能都要破500了」、「太涼了吧,我都快死了,每天都在實驗室弄老鼠,最後還要調查跟人體試驗」;也有人對原PO貼文的真實性存疑,「你論文Reference(參考資料)只放2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