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母以子貴!A股熱效應蔓延臺股 逐漸成爲市場亮點

中國A股市值持續膨脹,陸股九月兩融(融資、融券)餘額時隔多年再創歷史新高,「T+A」概念逐漸成爲臺股的亮點。而一些臺股母公司因爲A股子公司的股價拉擡,展現獨特的「母以子貴」現象。

文/周佳蓉

在全球資本市場版圖中,中國A股與臺股的規模差異正日趨明顯。今年以來,處在相對低基期的陸股展開反彈行情,不少A股飆漲幅度多達四至六成以上,自二○○七年中國股市市值首度超越臺灣以來,截至今年八月底,上證與深證兩大指數合計市值突破一二○兆人民幣,摺合十二.六九兆美元;相比之下,臺股市值僅約二.五六兆美元,雙方差距已逐年拉大。

快錢涌入陸股 發揮槓桿作用

如今的中國股市規模已相當於臺股市值的五倍,而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關注度提升,也可從另一項指標觀察。中國融資融券餘額(兩融)在九月初創下新高,包括上海、深圳、北京三地交易所的合計金額達到二.二九兆人民幣,一舉突破一五年六月創下的二.二七兆新高紀錄。當時A股正處於一個上漲行情中,伴隨着融資餘額的上揚、槓桿資金快速擴大導致行情急跌,如今十年後再度見到同樣情景,顯示投資人不斷增加A股的投資配置,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不過融資餘額在A股流通市值佔比較當年來講低得多,顯示資金結構更爲健康。

從融資買進情況來看,主要聚焦在電子、電腦、通訊等類股。八月以來超過四三檔個股獲得融資淨買入超過十億人民幣、十八檔超過二○億,其中以AI晶片商寒武紀六八.九五億元居冠,新易盛、PCB的勝宏科技、中際旭創、東方財富、中芯國際、工業富聯等多檔個股也是融資資金青睞的標的。寒武紀和新易盛八月以來股價漲幅均超過一○○%,輝達少數的中國PCB供應商勝宏科技也大漲逾五三%,市值達二五五一億人民幣,成爲A股的風雲企業之一。相比於臺灣PCB市值最大的金像電約二一○○億臺幣,顯然在資金規模、籌資能力上都存在不少差距。

上緯投控沾上機器人題材

雖然中國資本市場充滿吸引力,但臺商在大陸投資卻愈發艱難。中國監管政策趨嚴、美中貿易戰加劇,加上全球去中化趨勢崛起、川普的新關稅,在許多臺商眼中投資中國無疑是百害無益,去年臺商西進累積原始投資金額約二兆八四三六億元,投資收益與匯回金額也同步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許多臺商不得不重新評估風險,即便如此,仍有一批臺商因子公司在A股的亮眼表現,而受到投資人青睞,形成了「T+A」的特殊現象。(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69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