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遊戲都在談生態時,《王者榮耀》已經開始探索“下一站”
最近,《王者榮耀》圍繞其社區生態的兩次大動作,在玩家社羣和行業內都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一邊,是王者榮耀主播聯賽(下稱“老王杯S2”)總決賽的熱鬧場面。這場由官方與平臺聯合舉辦的賽事,讓虎牙、鬥魚、快手三家平臺的主播同場競技。隨着比賽的落戶,遊戲內的“孫權三兄妹”相關版本內容,到線下的“農友節”集市,暑期的衆多新鮮內容也一併雲集在了蘇州,整個蘇州猶如成爲了“王者痛城”。
這種線上線下、多領域聯動的打法,讓今年的王者主播聯賽吸足了眼球。截至8月11日,全網相關話題的曝光量累計超過30億,賽事相關詞條更是登上了微博、快手等平臺的熱搜多達97次。
另一邊,《王者榮耀》在抖音等平臺開啓了兩場以主播爲主體的帶貨。第一場是司馬懿新皮膚的超前售賣。作爲一次對主播生態發展潛力的試水,僅在抖音這一個平臺,這款新皮膚的銷量就接近70萬套,流水近7000萬元。
緊接着的第二場,是“老王杯S2”冠軍隊伍的專屬皮膚超前返場。除了賽事榮譽之外,這也是官方開闢的一種新模式,給到冠軍隊伍更多流量和扶持。
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會發現它們共同指向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一個成熟的遊戲主播社區生態,未來的發展路徑應該是什麼樣的?
對許多仍在搭建生態初期的產品來說,這個問題或許還爲時過早。但對於已經走過十年的《王者榮耀》來說,有必要爲這個問題尋找新的答案。在過去,它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培育出一個相當成熟的創作者生態,也讓衆多頭部主播得以涌現。而現在,它正立足於這個基礎,開始嘗試爲生態裡的平臺和創作者們“再多做些什麼”,爲整個行業探索下一步的方向。
一場“反常識”的主播賽事
牽動了遊戲、電競、到IP線下的跨領域平臺型整合
8月9日,老王杯S2總決賽在蘇州市體育中心打響。相比上一屆,這次落地蘇州,給玩家帶來了一次超乎以往的跨領域結合體驗。
據公開數據顯示,本屆主播聯賽決賽門票提前售罄,當日上座率達100%。現場不僅有SNH48前來助陣,當冠軍隊伍TuT獲勝的瞬間,座無虛席的場館裡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觀衆自發組成的人浪與賽場燈光交相輝映,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頂點。
而賽事的魅力,也不只侷限在場館之內。以這次主播聯賽落地蘇州爲契機,《王者榮耀》進行了一次更多元和立體化的城市體驗佈局。
自7月中旬開始,一場以“夏日農友節”爲主題的線下聯動,就在蘇州文旅的支持下全面展開:從覆蓋全城的“痛城”體驗,到多條精心設計的打卡路線和豐富的線下禮品。這一系列活動,巧妙地將王者夏日版本本就火熱的三分之地英雄孫家三兄妹,與現實中曾是“東吳”故地的蘇州結合起來,讓玩家有了在線下與遊戲元素親密接觸的機會。
而在主播聯賽開啓的這個週末,《王者榮耀》還推出了“夏日農友節·超級週末”的加碼體驗。在總決賽的外場,官方圍繞玩家社羣的“農”梗,專門開設了一個“夏日農友會”集市。集市上有豐富的線下活動和各種有趣的周邊,並打出“我們農友就是這樣的”口號,在各大社區平臺廣泛傳播,讓玩家們會心一笑。
回到主播聯賽本身,也是不容小覷的。呂德華、韓涵、北慕……72位分屬虎牙、鬥魚、快手三家不同平臺的主播,被組成12支隊伍同場競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比賽採用了“跨平臺混隊”模式,每支隊伍裡都有來自三個不同平臺的主播。
能感受到,這並非一場依靠頂流主播獲取流量的表演賽,而是一次真正跨越了平臺壁壘和粉絲基數的實力較量。它在爲主播提供一個公平競技舞臺的同時,也讓許多中腰部主播獲得了登上大舞臺的機會。這套打法,展現出的是一種更長線的思考——比起短期的流量變現,着眼於長線激活整個生態,顯然更有價值。
當一個IP的活躍用戶以“億”爲單位計算時,任何圍繞它展開的官方頂級活動,就自帶關注度。在平臺之間爲了搶奪頭部主播、內容成本高企的行業常態下,“老王杯S2”提供了一個更聰明的選擇:與其相互內卷,不如攜手搭建一個頂級內容場景,共建、共享IP價值。
要讓分屬不同陣營的主播穩定地參與近一個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閉門集訓時間甚至大於了主播日常開播時間。而“老王杯S2”之所以能做到,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王者榮耀》這個IP爲所有參與方提供了清晰且可預見的價值。平臺和主播都清楚,參與進來,能實打實地共享到IP的巨大熱度,這對自身的流量和品牌形象是一次正向的加持。
也正是基於這種長期的用戶沉澱和文化滲透,《王者榮耀》才能以自身的品牌影響力爲基礎,爲各平臺搭建了這樣一個共同成長、互利共贏的合作舞臺。而在今年,通過與蘇州更爲整體的多樣化場景體驗打造,串聯遊戲體驗與線下場景,串聯平臺主播與玩家粉絲,串聯玩家趣梗與電競體驗,串聯英雄情感和現實文化,讓我們不禁好奇這種模式在明年又會帶來怎麼樣的新驚喜。
堅持“生態合夥人”的長期主義
十年生態合作模式不斷創新進化
在“老王杯S2總決賽”的前夕(8月6日),《王者榮耀》在抖音、快手、鬥魚、虎牙多個平臺首次嘗試了主播超前帶貨賣皮膚。
帶貨這件事不算新鮮,王者本身也是最早在直播平臺開放帶貨的遊戲之一,其運營多年的王者小店模式,一直爲王者簽約主播提供端內上架皮膚的同步分銷窗口,主播、作者也能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益。
但這次王者發起了一起超前於端內的搶先銷售帶貨,像是在原本的基礎之上,進行“新模式”的探索和嘗試:在四個平臺邀請了10位左右的主播參與超前購活動,但從結果來看,這次的嘗試實現了一次標準的三方共贏:主播獲得了官方導入的核心流量;平臺獲得了銷售流水;而《王者榮耀》官方完成了生態扶持動作,新皮膚也獲得了話題和熱度。
在整個遊戲生態鏈條裡,主播和內容創作者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是社羣文化的塑造者,也是遊戲日常熱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次,官方與他們的關係,正從過去內容層面的連接,轉向了更深度的“生態合夥人”模式,並開始在這個模式下,爲這些合夥人創造更多價值。
這次官方並不是將重點放在直接的商業分成上,而是在進行一次規模宏大的能力驗證。它的核心,是官方把一款重磅新皮膚上線後的第一波,也是商業轉化效率最高的流量,讓渡給了參與這次實驗的主播。這本身就是一種極爲核心的資源傾斜。
這次驗證的效果也非常直觀。在抖音平臺,僅司馬懿一款皮膚,通過千年、阿水主播直播間的售賣就超過了68萬單。雖然其他幾個平臺的數據並未公開,但基於抖音的這個成績,已經足以證明這種模式的潛力。它向整個生態裡的所有參與者證明了,這條路是能走通的,並且天花板足夠高。它爲主播這個職業的商業前景,提供了一個肉眼可見的、極具想象力的可能性。
而當這種“能力驗證”被跑通之後,它爲未來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王者榮耀》就有了從今天的“流量讓利”,升級爲“生態共贏”的可能。這種持續的、可預期的價值回饋,將爲所有平臺和主播提供一個更穩固的合作基礎,也給了整個生態更大的空間,去與《王者榮耀》進行更深度的攜手,共同將生態的價值做大、做強。
抖音主播@千年的帶貨直播,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案例。在活動期間,他的直播間衝上了抖音帶貨總榜的第一名,在線超過10萬+。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榜單是和平臺內所有品類的頭部電商官方直播間、主播直播間同場競爭的結果。
這個首次試水的成績足夠有含金量。它說明,一個足夠紮實的遊戲用戶生態,是完全有能力在主流直播平臺上,撐起一場不輸給任何實體消費品的商業活動。
對於《王者榮耀》自身而言,這次成功的探索,也爲“內容-信任-商業”這條轉化路徑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本。它讓外界有理由相信,這條路未來能爲整個生態,帶來持續且可觀的價值,能讓整個生態內的優質作者和主播成爲可以在生態裡收穫流量、關注、粉絲支持以及實際收入的“生態合夥人”。
重構生態的背後
是十年“笨功夫”的長線運營築底
王者榮耀主播帶貨能有這樣的效果,其實並不讓人意外。它建立在《王者榮耀》長期且系統的生態建設之上。可以說,所有看似突然的流量爆發,背後都是日積月累的“笨功夫”。
而這次創新演變的主播帶貨,其戰略意義,或許遠大於它的商業價值。官方想通過這次活動,向整個創作者生態,傳遞兩個清晰的信號:
對於頭部和潛力的中腰部的主播而言,這是一次明確的資源傾斜。官方願意拿出像“新皮膚超前帶貨”這樣的核心商業資源,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曝光和價值認可;
而對於更廣大的達人羣體,這次活動則展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鼓舞達人們通過日常高頻的內容帶貨,獲得項目組的讓利,實現更穩定、更可持續的增收。
另外,對於遊戲主播而言,比起打賞外,售賣遊戲內的虛擬道具,也是一種更能被粉絲所接受的商業模式,反正也要買皮膚不如在支持的主播直播間購買,也更容易增加粉絲黏性。
當然,主播達人們之所以願意信任並參與其中,源於官方在過去幾年裡持續的、甚至有些“不計成本”的投入。
在基礎的層面,官方會主動爲主播提供內容創作工具、最及時的信息、提供新英雄、新皮膚的體驗資格,最爲關鍵的是直接提供激勵收益,僅暑期就上線超千萬級現金規格的平臺激勵活動。讓主播、創作者放心創作,解決生計問題。
在更深層次,則是官方在節點內容的策劃上,對主播“個人IP”的深度參與。參與“農家樂”等綜藝節目,成功讓一批技術主播有了更接地氣的形象;而之後的“高原三寶”公益直播活動,則是一次更深層次的價值塑造。這次活動有着新華社、地方文旅等機構的背書,它有效地幫助參與主播的個人形象,從單純的遊戲網紅,向更具社會責任感的公衆人物轉變。
這些具體的事件,有效地幫助主播塑造了遊戲技術之外更立體、更具正面價值的個人形象,也極大地增強了他們在玩家羣體中的好感度和信任度。而當王者與抖音在2024年1月開放直播合作之後,這種成體系的培養成果體現得更加明顯,千萬粉絲級主播@千年的孵化,以及多位萬級ACU主播的涌現,都離不開這些長期的投入。
可以說,正是這些日積月累的、具體的扶持動作,才最終構建了主播與粉絲之間深厚的情感連接。而這種連接與信任,也讓官方今天有底氣,去打造新的生態想象。
而在分析了這麼多關於生態、商業的邏輯之後,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這次帶貨活動在玩家社羣中引發的共鳴,可能同樣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
對於喜歡玩司馬懿的玩家來說,這次官方主導的、充滿儀式感的超前售賣,更像是一次“多年的期待終於得到迴應”。在社交平臺上,能看到大量類似的評論:“終於等到了我懿新皮膚”、“七年來的首款傳說皮,這次我們該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了”。這種強烈的歸屬感和情感宣泄,直接轉化爲了最原始的購買動力。
而當銷售數字開始發酵時,玩家們又自發地當起了“數據播報員”。“一小時流水破2000萬,三小時破4000萬”、“半天賣出59萬套”……類似的截圖和帖子,在各個平臺迅速傳播。
這些自發的討論,也讓玩家重新認識到了《王者榮耀》。一個所謂的“冷門英雄”,一款尚未在遊戲內正式開售的皮膚,其驚人的銷售額,目前還只是來自抖音這一個渠道的數據。正是這種單一渠道就能撬動如此量級市場的表現,讓許多玩家對《王者榮耀》這個IP能釋放出的能量,有了更直觀、也更震撼的認知。
可以看到,《王者榮耀》想做的,一方面,讓這場“反常識”的賽事升級成爲了鏈接多方的整合高光體驗,打通平臺間的壁壘、讓粉絲和主播更親密的互動、讓線上遊戲與線下場景有了更多鏈接的觸點,讓內容生態和粉絲共振的想象力變得更大;
二來,它通過帶貨新模式的“新實驗”,爲生態裡的創作者們提供一個成爲“生態合夥人”,與內容平臺和遊戲產品之間形成更穩固的合作關係、享受到生態所產生收益,實現更爲穩固的三方共贏。當生態主播們、生態作者們獲得了更多的曝光機會和更穩定的價值回饋,他們必然會以"合夥人"的身份,爲《王者榮耀》內容生態的長期化、長青化添磚加瓦。
除了在做“反常識”、“新實驗”的探索之外,我們也能看到《王者榮耀》在更具體的生態運營上,開始做得越來越精細。
近期,官方聯合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等多個平臺,發起的“螢火節”活動,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這個活動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首次用“賽道”的方式,將海量的創作者清晰地分成了八大類——比如“資訊、實況、IP二創、教學”等等。隨後,官方在遊戲內外同步開啓投票,吸引了超1800萬人參與。對於每個賽道涌現出的創作者,官方則會提供後續一系列的資源扶持和官方活動機會。
顯然,官方對自己內容生態的運營正在走向更精細化的模式,試圖爲不同類型的創作者,都提供一條更清晰的、能被看見的成長路徑,從而讓整個內容生態的結構變得更多元、也更具活力。
這或許纔是《王者榮耀》佈局更深層的思考:當平臺和主播、作者都能在這個生態裡獲得持續的成長時,所有參與者都能看到清晰的、可預期的未來,一個更長久的、多方共贏的局面,纔有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來。
結語
綜合來看,《王者榮耀》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它的意義並不是單純做商業模式的探索,而更多在於對生態的持續扶持和建設。王者在向行業大衆展示,一個龐大而成熟的生態,可以如何繼續保持開放、長青地走下去。
平臺聯賽和主播帶貨在如今並不新鮮。作爲行業裡最早開始嘗試這些的遊戲之一,《王者榮耀》如今仍在以長期主義的思路,不斷探索着新的模式。它正在將自己的社區生態,變得更開放、更多元,也更具複合性。而這一切,最終都落實在爲生態夥伴創造價值上:它爲平臺創造了新的合作機會,也爲主播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這種“價值共享”的思路,正在讓生態裡的所有人都感受到,跟着這個IP走,是一件有未來的事。或許,一個IP真正的生命力,最終不體現在它自身有多強大,而在於它能讓多少人因它而變得更好。
或許這也在說明,一個IP真正的價值壁壘,可能不只在於產品本身,更在於其所營造的那個繁榮、健康,且能讓所有參與者都獲得回報且可持續循環的生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