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買房就能撿便宜...為何實際不可行?4現實面考量:剛需無可避免
買房示意圖/ingimage
經濟學原理,告訴大家爲何臺灣房價這麼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經濟學中「賽局理論」很有名的案例-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呢?它其實也可以拿來說明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
我們先與大家分享囚犯困境:
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有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兩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
如同賽局理論的其他例證,囚犯困境假定每個參與者(即「囚犯」)都是利己的,意即會尋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關心另一個參與者的利益。
囚犯到底應該選擇哪項策略,才能將自己個人的刑期縮至最短?
兩名囚犯由於隔絕監禁,並不知道對方選擇;而即使他們能交談,還是未必能夠盡信對方不會反咬一口。
接着,我們來看囚犯會如何作出選擇:
從甲的角度思考-
在乙選擇「合作」的情況下:甲選擇合作爲服刑半年,選擇背叛則可立即獲釋,這時甲應該選擇背叛。
在乙選擇「背叛」的情況下:甲選擇合作必須服刑10年,選擇背叛則只要服刑5年,這時甲應該選擇背叛。
即使換成乙的角度思考也是一樣,因爲兩人面對的情況一樣,所以兩人的理性思考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選擇背叛。
因此,最後兩人都會服刑5年。
大家有發現嗎?
案例中,其實兩個人都沉默(合作)的利益(兩人都只要服刑半年)會比兩個人都背叛(兩人都服刑5年)來得更好。
不過,這是因爲我們用上帝視角纔看得出來,但是實際上,甲乙雙方都只能以利已的角度考量自己策略的優劣。
囚犯困境用在臺灣房市也說得通,就是如果大家都打勾勾,把手綁起來,都不買房,房價就會大跌,大家都可以用便宜價格入手房子了。
但是現實上,很難讓全國民衆都約定好不要買房,畢竟:
所以房價上漲,看來是無可避免的情況,有需求就還是買吧,只是還是要評估自己的經濟實力,不要墊腳尖買房,讓自己壓力太大就可以了。
◎本文內容已獲蝦子維大力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