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入帳 5月統籌款增撥至75%

根據《財劃法》規定,統籌分配稅款的主要財源爲所得稅、營業稅及貨物稅。圖爲民衆在賣場購物。(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所得稅相繼入帳,攸關地方財源的5月統籌分配稅款,財政部27日宣佈,將從5月20日通知的50%提高到75%,增加25個百分點。惟據知,財政部前4月累計短撥給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約有300多億元,官員強調等6月底、7月初大額稅收入帳後,可以補足。

財政部解釋,過去爲協助地方財務調度,普通統籌分配稅款撥付,都勉力維持每個月平均撥付,惟2003年度、2009年度以及2010年度都是因爲統籌款的實際收入比通知數少,而產生短撥的狀況。

根據《財劃法》規定,統籌分配稅款的主要財源爲所得稅、營業稅及貨物稅。財政部表示,今年以來因出口大增,營業稅退稅額大,導致實收情況不如預期,較預算數少了84億元;加上今年所得稅延長報稅期到6月底,稅款較遲入帳,今年上半年統籌款的資金水位低,要按月平均撥付確實有困難。

財政部今年3月邀集地方政府討論,統籌款的撥付數將依照實際入庫情形調整,等到有較大筆的稅款入帳時,才依序撥補前面各月的差額。不過差額卻越來越擴大情況,2月撥付85%、3月撥付70%、4月只撥付了55%、累計前4月就差了約300億元,5月更通知只剩下一半。加上近期行政院、主計總處統刪了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元,引起地方政府不滿,更批評中央政府聯手卡財源,讓財政調度困難。

財政部宣佈,因爲部分所得稅入庫,5月可以增加到75%,等於增加了25個百分點。官員解釋,每年所得稅收相當龐大,差1個百分點就差異很大,可增加撥付主要是因報稅進展比5月20日之前預期還要好,因此擴大撥付金額。

官員強調,未來6月、7月所得稅大額稅收入庫後,就可以把短撥的款項補足,後續短撥的情況也會減緩,對於地方政府而言,也可以減輕財政調度的壓力。財政部指出,近3年撥付都高於通知分配數,分別達729億元、564億元及466億元,且均已全數撥付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若能妥善規畫運用,能有助其財務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