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卡位國防訂單 臺船新董座:每七天生產一艘無人船
臺船新任董事長陳政宏今(17)日主持首場媒體座談會,陳政宏強調,這一年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迅速,帶動軍事需求,臺船將加速智慧製造,打造非紅供應鏈。圖/邱莉玲
臺船(2208)新任董事長陳政宏今(17)日主持首場媒體座談會,陳政宏強調,這一年來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迅速,帶動軍事需求,臺船將加速、加深、加寬調整策略因應,加速智慧製造,打造非紅供應鏈,掌握軍艦(潛艦後續艦、無人船等)、商船(含修船)兩大主線訂單,也要爭取海軍180億元1,320艘無人艇大單。
臺船副總經理周志明透露,目前臺船設有一條產線生產無人船,若未來合約明確並順利承攬於交付首艘後,估計每7~10天就能生產一艘無人船,全年推估可以生產約50艘以上。未來海軍釋單,臺船可以新增產線或聯合衛星工廠因應。臺船無人船已獲得美國ABS原則性認可(Approval In Principle),爲跨足商用領域、全球搶單做準備。
總經理蔡坤宗表示,目前臺船在手訂單2,000億元,待執行餘額1,300億元,現有訂單將執行至2030第二季,預估每年營收約300億~350億元;未來還有後續潛艦七艘,將執行至2038年。臺船每年目標是建造商船4.5~5艘船,背後策略是讓臺船跟上時代、維持國內產業鏈;第三條高雄副線或基隆廠,將保留給海軍、海巡署船舶建造使用。
截至8月,臺船虧損25億元,蔡坤宗透露,幾乎一半受匯損影響,隨着在手公務船、商船業務工程按計劃進度認列營收,預估明年營運將轉正。
目前臺船手中訂單許多是量產系列船艦,有助臺船穩定挹注營收、改善獲利改善,主因原型艦研發投資大,主要獲利來自後續量產階段。
臺船在手量產系列船艦,包括中航21萬噸散裝貨輪四艘,明年下半年先交兩艘;萬海8,700TEU貨櫃輪12艘,明年第二季開工;海巡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六艘,2026年開始交付;海巡署艦隊分署六艘1,000噸級巡防艦,8日交付第四艘,預計第五艘2026年第四季交付、第六艘2027年第四季交付;海軍IDS後續艦兩艘,預計在2030、2031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