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第十二中學校同學們在行走中感悟歷史與未來的碰撞

近日,蘇州市第十二中學校初一、初二的學子們開啓了 “科技賦能青春志,紅色領航少年行” 行走蘇州研學實踐活動。從千年學府的墨香,到革命歲月的崢嶸;從大學校園的創新之光,到科研院所的智慧浪潮,同學們在行走中感悟歷史與未來的碰撞,用腳步丈量蘇州這座城市的深厚底蘊與蓬勃生機。

本期我們走進西交利物浦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蘇州實驗室,青春與科技碰撞,助力提前規劃職業方向。

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生們穿過那瀰漫着濃厚藝術氛圍的塗鴉隧道,猶如穿越一條藝術的時光迴廊,同學們來到了設計學院。在這裡,3D 打印技術、縫紉技術、陶土工藝、木工等各類作品琳琅滿目,它們皆蘊含着別具一格的設計美感,或精巧細膩,或古樸典雅,彷彿在靜靜訴說着藝術與科技交融的動人故事,引得同學們駐足凝視,沉醉其中,盡情領略這獨特的藝術韻味。隨後,同學們還參觀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博物館。館內所藏,不僅承載着豐富詳實的校內歷史記憶,更有着諸多高端先進的數字化建設成果,恰似一座知識的寶庫,等待着人們去悉心探尋、細細品味,讓人於歷史與現代的交織中,感受歲月的沉澱與科技的創新。

懷揣着對科學的無限嚮往,同學們走進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蘇州實驗室。"這裡的前身是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隨着講解員老師溫柔的聲音,科技的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同學們參觀了研究所的核心科研陣地。在科研人員的專業講解和引導下,大家依次探訪了大型儀器分析中心、催化新工藝實驗室、碳材料實驗室、可再生碳資源催化實驗室以及二氧化碳多能耦合轉化實驗室。同學們首次近距離接觸了核磁共振波譜儀、高分辨質譜儀、光電子能譜儀、X射線衍射儀等“科學重器”。科研人員形象地比喻它們是科學家的“眼睛”和“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這些精密儀器如何在微觀層面“看清”催化材料的奧秘。同學們看着這些造型精密、功能強大的設備,眼中滿是好奇與驚歎,不時發出 “原來這些儀器能把物質分析得這麼透徹” 的感慨;在學習碳、二氧化碳等元素的相關知識時,大家聽得格外專注,不少同學邊聽邊點頭,臉上露出 “原來這些熟悉的元素背後有這麼多奧秘” 的神情。

隨後,同學們還參觀了離心機水處理實驗室,瞭解降解實驗的原理與過程,看着污水在設備運作下逐漸變清、降解實驗中物質的奇妙變化,大家紛紛表示 “化學真的能實實在在改善我們的生活”。期間,各實驗室的博士們帶來的精彩微課,更是讓同學們聽得入了迷,課後不少人興奮地討論着,真切感受到化學學科對現代科技進步的重要作用,心中也悄然埋下了探索科學的種子。本次活動有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蘇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張鵬老師給同學們做講座。張鵬老師像一位化學魔法師,爲我們帶來精彩紛呈的實驗秀。"看好了!"隨着液氮倒入玫瑰花,嬌豔的花朵瞬間變得晶瑩剔透,輕輕一碰就碎成冰晶——這就是"辣手摧花"的魔力。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親手將玫瑰浸入液氮。有人屏息凝神,等待花朵“冰封”的瞬間;有人小心翼翼觸碰,感受花瓣在指尖碎裂的奇妙觸感。“太震撼了!原來科學可以這麼美!”一位同學興奮地說道。而"阿拉丁神燈"實驗更是神奇:當雙氧水遇到二氧化錳催化劑,瓶中頓時翻涌出大量泡沫,像神話中的神燈精靈般噴涌而出。"這些看似神奇的現象,其實都是化學反應在起作用。"張老師的話讓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科學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藏在我們身邊的魔法。這段研學故事雖暫告一段落,但我們相信——看歷史,名校的深厚底蘊浸潤心靈;看世界,多元的視野已悄然鋪展;看未來,科學的奇妙魅力引我們向前。這些珍貴的種子播撒在心田,終將在時光裡生根發芽,綻放出絢麗的知識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