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公約談判再登場!環境部:年底提出新減塑規畫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今天在循環再設計中心舉辦的「塑膠循環特展」。(環境部提供)
爲了解決塑膠污染,聯合國塑膠公約第5輪談判於去年登場,但因歐盟、產油國意見分歧,公約無法定案,今年8月5日起至14日將再次進行塑膠公約談判。環境部今天表示,無論談判結果如何,仍會於年底提出新的減塑規畫,不受影響。
環境部原規畫2025年全面限用購物用塑膠袋、塑膠吸管、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免洗餐具,2030年全面禁用,卻在上月宣佈取消禁、限用規畫,將改推減量及鼓勵替代使用,預計在開放「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專區,讓民衆針對6大塑膠品項提出具體的建議跟期望後,再於今年下半年提出「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今天在循環再設計中心舉辦的「塑膠循環特展」,恰逢聯合國塑膠公約談判。
資源循環署表示,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2022年決議啓動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制定進程,旨在從塑膠整個生命週期進行全面檢討,今年的談判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期延長爲10天,且前置籌備會議場次密集,顯示大會擬加快談判進程,環境部已與海委會派員組成團隊參與,國內也成立戰情中心,掌握公約談判跟制定進展。
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臺灣的塑膠循環政策與全球塑膠公約的「減少和替代塑膠製品」、「塑膠產品設計確保再利用及可回收性」、「再利用塑膠轉型循環經濟」及「管理現有污染」等4大面向契合,並已取得具體成效,例如在減少與替代塑膠方面,我國實施多項限塑政策,並鼓勵發展循環容器租賃等創新商業模式。即便塑膠公約談判跟去年一樣沒有結論,環境部仍會於年底提出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