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公約談判剩3天 草案無共識處暴增為1500個

塑膠公約談判進度緩慢,各國仍未達到共識,圖爲參觀聯合國廣場的民衆觀看反對塑膠污染的裝置藝術。記者曾原信/攝影

「時間不多了,但文字卻一團糟。」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倒數第三天,卅二條主席文本草案中,僅有二條獲提交法律起草小組審議。尚無共識的括號數量增至近一千五百個,頁數也由原本的廿二頁膨脹至卅四頁,顯示分歧不減反增。多國代表團對談判進度表示憂心,呼籲大會改善談判流程,加速推進協商。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會議本月五日開幕以來,啓動四個工作小組,就各自負責的特定條文展開案文談判。但前天各組彙報成果,顯示進度嚴重落後。

一名代表團成員坦言,對談判進展深感憂慮;也有代表對文本中「大量括號」表示失望。各國代表團紛紛提出加速協商的建議。哥倫比亞代表呼籲啓動全天候非正式談判;歐盟與中國則敦促大會主席展開「穿梭外交」,在各工作小組間推動案文進展。

綠色和平塑膠公約談判團團長福布斯(Graham Forbes)表示,全球多數政府與人民都清楚,應對塑膠污染危機的核心行動就是立即削減塑膠生產,絕不可妥協。然而,仍有部分國家阻撓有意義的談判。

福布斯並點名美國迴避承擔解決全球問題所需的領導責任,呼籲中國在保護全球人民免受塑膠毒害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他強調,僅剩不到一週的談判時間,中國應將影響力轉化爲領導力,協助打破僵局、推動談判進程。

包括國際倡議聯盟「擺脫塑縛」、綠色和平等公民團體,陸續發出聲明呼籲大會改善流程、加速談判。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塑膠政策負責人Zaynab Sadan表示,自上屆釜山談判結束至今已過二百五十天,其間又有超過七百萬噸塑膠流入海洋。

她呼籲大會立即完善談判流程,各國兌現承諾,共同達成一項有意義的條約,以終結塑膠污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