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引爆外賣大戰:京東江蘇訂單飆10倍,淘寶閃購500億元補貼火力全開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張海妮

平臺在即時零售賽道的投入還在繼續。

7月4日,京東官宣全國第一家“蘇超”官方旗艦店入駐京東。據京東官方數據,“蘇超”開賽以來,京東外賣江蘇省訂單量環比增長超10倍。

而淘寶閃購近日也發起了連環攻勢。繼6月30日官宣冠名“蘇超”常州隊後,7月2日,淘寶閃購宣佈啓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7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淘寶閃購處瞭解到,補貼上線首日,餐飲連鎖品牌和中小商家的訂單量分別環比增長170%和140%。

今年“618”期間,即時零售成爲新的競爭焦點,淘寶閃購攜手餓了麼,與京東外賣、美團閃購展開正面競爭,雖然“618”已經收官,但即時零售賽道仍在升溫,各方爭相押注“蘇超”,上演外賣爭霸。

“618”後,戰火燃至“蘇超”

“618”收官後,無論是美團、京東,還是淘寶閃購,都在即時零售上祭出了新招。最新的戰火燃向了“蘇超”。

6月20日,京東宣佈與“蘇超”宿遷隊達成戰略合作。6月30日,淘寶閃購官宣冠名“蘇超”常州隊,在公佈冠名理由時還不忘玩梗。

互聯網分析師張書樂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京東、淘寶閃購跟“蘇超”拉關係,目的就是擴大影響力,同時提高自身品牌認知度。

“‘蘇超’的受衆是泛大衆的,和即時零售潛在消費者羣體畫像重疊。只有影響力擴大才能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去嘗試,來擴大即時零售的整體市場規模,順便讓自己的品牌佔據一定的消費心智。”張書樂說。

值得一提的是,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佈全員郵件,宣佈即日起,餓了麼、飛豬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羣。據記者瞭解,在即時零售領域,淘寶閃購與餓了麼將加強協同,全面打通各項資源。

在完成組織架構調整後,淘寶閃購很快就加大了對即時零售的投入。

就淘寶閃購的500億元補貼計劃,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額補貼對搶佔市場一直都是有效的。在他看來,即時零售本身與高利潤的生活服務以及成熟的電商模式可以形成很好的協同效應,長期進行補貼可以推動市場增長。

莊帥提到,淘寶閃購這次的500億元補貼不僅針對消費端,也面向商家進行補貼,這有望提升線下新商家加入即時零售業務的積極性,提高原有商家的利潤。

比拼的不僅是低價和速度

種種跡象表明,即時零售已經被各平臺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比拼的也早已不僅是履約速度。

海通證券相關研報提及,此次500億元補貼被視爲阿里堅定進軍即時零售的重要信號。在流量分發模型轉型方面,淘寶正將搜索流量、首頁推薦流量重構爲“場景驅動+履約驅動”邏輯,閃購頁面在淘寶App首頁獲得核心資源位。

6月23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宣佈,平臺日訂單數已超6000萬單。6月27日,“京東黑板報”披露,自3月1日正式上線以來,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業務覆蓋全國350個城市,超150萬家餐飲門店入駐。

此外,6月25日消息,京東物流推出行業首創的“秒送倉”倉配一體服務。據悉,京東物流創新採用“共享前置倉+自營配送”模式,爲商家打造“入倉即享”的分鐘級即時履約服務,顯著降低商家即時零售入場門檻。

美團方面,以小象超市爲例,美團表示,小象超市已在全國20個城市開設了近千個前置倉,爲社區居民提供生鮮食雜“30分鐘送達”服務,今年農產品銷售額將超過200億元。

可以發現,同樣是發力即時零售,各大平臺加碼的方向並不相同。

莊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鑑於阿里、京東和美團三大電商平臺在經營模式、業態成熟程度、業務規模和技術能力等方面的區別,阿里的優勢在於開放平臺運營,B2C(企業對消費者)電商、餐飲外賣和本地生活業態很成熟,即時零售發展也很快,AI(人工智能)技術投入最大、實力最強。

至於京東,莊帥認爲,其自營採銷和自營物流最強,B2C電商、即時零售和線下業態最爲成熟。美團則在餐飲外賣、本地生活乃至即時零售的規模上最大,也最爲成熟。

“所以,他們肯定會在各自薄弱的業態和能力方面加強,在成熟且能力最強的部分與對手競爭。”莊帥說。

雖說當下淘寶閃購“火力全開”,但京東和美團也在即時零售比拼上各有所長,這場圍繞即時零售業態的比拼或許是一場持久戰,各大平臺不僅得拿出速度,還得具備足夠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