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東方退市背後:百億市值蒸發,誰來守護投資者的 “錢袋子”? 人大教授吳曉求疾呼:必須予以重罰和賠償機制,震懾資本市場違規行爲

記者 黃敏

4月17日,在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就東方集團退市事件發表了觀點。吳曉求對東方集團的行爲深惡痛絕,更是直接表態:“別讓東方集團跑了,應罰到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吳曉求強調,應將東方集團作爲典型案例進行嚴懲,參照美國對安然公司的處罰力度,使其爲違規行爲付出沉重代價。同時要建立健全賠償機制,保障因信息不明而受損的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吳曉求指出,東方集團退市當日仍有大規模交易,這種情況值得深思,絕不能讓公司一退了之。

退市板上釘釘:股價崩塌與緩衝時間的缺失

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東方,證券代碼:600811)的退市進程已成定局。2025年4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因該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作出終止其股票上市的決定,併發布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自當日起,*ST東方股票停牌。截至4月14日收盤,其股價僅爲0.36元/ 股,總市值降至13.17億元,不到半年時間市值縮水過百億元。由於*ST東方屬於交易類強制退市公司,按照《股票上市規則》,其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這無疑讓投資者失去了緩衝的機會。

財務造假黑幕:四年虛增營收超160億元

回顧*ST東方的違規歷程,早在2024年6月22日,公司便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2025年3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揭露了公司2020到2023年間,爲維持農產品貿易市場佔有率、滿足融資需求及業績考覈目標,通過人爲增加業務環節、虛構業務鏈條的方式,開展農產品融資性貿易和空轉循環貿易,導致這四年的年度報告存在嚴重虛假記載,累計虛增營業收入高達驚人的161.3億元,虛增營業成本也達160.73億元。

違法代價與監管警鐘:*ST東方退市背後的利益博弈

立案調查後,*ST東方股價持續下跌,2025年隨着財務造假事件影響擴大,股價加速下滑。與農產品貿易行業指數平穩波動上升、同期大盤指數緩慢上升的市場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公司自身違法違規問題對股價的巨大沖擊。而在這股價雪崩的背後,是無數投資者的絕望與無助。根據證監會認定,*ST東方2020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公司及8名責任人將被累計處以3900萬元罰款,其中實際控制人張宏偉因組織、指使2022年和2023年虛增營業收入和成本,被處以1000萬元罰款。但對於衆多受損投資者來說,這樣的處罰與他們遭受的損失相比,或許還遠遠不夠。

吳曉求的呼籲,讓投資者們對挽回損失多了一份期待,同時也爲資本市場敲響警鐘,完善監管與賠償機制迫在眉睫,以此維護市場秩序與投資者權益。

索賠指引:抓住維權時機,瞭解索賠要點

衡財保·煒衡金融315團隊的鄧律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證券索賠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受損的投資者不主動索賠,上市公司將不會主動賠付受損投資者。目前,初步判斷在2021年4月29日至2024年6月18日(含當日)之間買入,並在2024年6月19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ST東方的受損投資者,可提出索賠(最終索賠條件以法院認定爲準)。衡財保·煒衡金融315團隊(微信:tz315-wh)最近已針對*ST東方證券虛假陳述一案向法院提交起訴材料,受損股民可以諮詢是否符合索賠條件及流程,加入索賠訴訟。律師費在投資者實際獲賠後收取,前期不收取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