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F爭議 臺灣立方行政訴訟首開庭
觀音議員吳進昌(左)12日在法務局工作報告時質詢指出,可寧衛將招待鄰近4里居民2日遊,參訪高雄母廠且住好吃好。(蔡依珍攝)
SRF廠進駐桃科園區爭議未解,除立疆售地失去開發資格,可寧衛目前進度近80%,持續興建中並積極敦親睦鄰,臺灣立方工程進度卡在65%停工中,並和桃園市政府法律攻防,除向桃園地院提起民事求償28億元,也針對遭撤銷的污染物排放權許可證提起行政訴訟,13日將於北高行首度召開準備程序庭。
3家SRF廠進駐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的爭議在2024年立委選舉時打得火熱,成藍綠攻防話題,外界甚至認爲是導致現任法務部政務次長黃世傑爭取立委連任吞敗的一大原因,隨着經濟部3度發函收回推薦函,桃園市府在選後和去年3月2度宣佈撤銷或廢止廠商入園許可,豈料中央也2度撤銷市府處分,全案回到原點。
3家中唯一尚未開始興建的立疆開發,去年底以逾53億元出售桃科8公頃土地,同時也失去蓋電廠資格,僅剩臺灣立方和可寧衛2家SRF廠仍能持續蓋廠。
桃市府改從管理面下手,去年5月經發局先廢止臺灣立方的污染物排放權許可證,今年1月再由環保局駁回臺灣立方申請固定污染源設置許可證,臺灣立方不服提訴願,在分遭市府和環境部駁回後,2案都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其中污染物排放權許可證部分將於今日首度召開準備程序庭。
臺灣立方也不滿桃園市政府2度宣佈撤銷或廢止廠商入園許可,導致停工損失,連同營業利益向市府跟經發局提出國賠180億元天價,市府以無理由拒絕賠償後,臺灣立方去年11月向桃園地院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要求連帶賠償28億元3280萬元,原定19日首度開庭,但因委任律師庭期衝堂而另擇期中。
可寧衛工程進度最快且持續推進中,近日傳出可寧衛廣發請帖要招待觀音鄰近4里居民參觀高雄母廠,觀音在地議員吳進昌在議會質疑2日遊吃好住好是否有意義?桃園市法務局長賴彌鼎指出,廠商願意敦親睦鄰都予以尊重不評論。
市府重申市長張善政3原則:地方居民健康爲優先、污染要減量、行政程序要符合,做好在地溝通再向市府合法申請,強調已成立專業律師團隊,研議後續法律策略,市府絕對依法行政,避免環境生態的公共利益及人民基本權利遭受不當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