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創紀錄、鍘14高官 軍隊中委為何「只出不進」?
習近平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的閱兵式之前,檢閱部隊。(美聯社)
中共20屆四中全會結束,共開除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黨籍,並有11名文職候補委員遞補,兩項人數都創下全會紀錄,外媒分析認爲這是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整肅。但大量軍隊中央委員職位未被填補,有些人的名字還被跳過,軍隊中委只出不進,似顯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反腐」尚未完成,習近平尋找值得信賴且具備資格的高層官員已非易事,解放軍領導層如何洗牌,攸關習近平是否被削弱權威,值此中美關係等緊繃之際,引發關注。
據BBC(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出,此次四中全會共有中央委員168人和候補中央委員147人出席,即約18%的委員和14%的候補委員缺席,出席人數驟減。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政治學教授陳澄說,「空缺席位暗示在多輪反腐整肅後,要尋找足夠值得信賴且具備資格的高層官員已非易事,腐敗問題似乎層出不窮」。
其中,前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何衛東在會上被確認開除黨籍,由有解放軍「反腐沙皇」之稱的軍委委員張升民替代。張升民和習近平一樣都來自中國陝西。「這一點可能爲其忠誠再添一層保障」,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中國研究員宋文笛指出。
此前外界預測國防部長董軍有可能進入軍委,但這次沒有明確信號。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爲,這反應內部分歧還很大,習用人而不信,「已經無人可用,而張升民也是廉頗老矣」。
軍委委員苗華以及大量軍隊中央委員的職位尚未被填補,陳澄指出,目前尚未有明確跡象顯示誰將填補這些軍隊將領空缺,「這也成爲一項隱憂」,「眼下,習近平似乎仍在掙扎於決定由誰來領導軍隊,誰纔是值得信賴的人選」。
此次大規模處理也留下了一些懸念。全會決定遞補11名中央候補委員爲中央委員,11人均是文職,且並非根據得票順序,而是跳過了七人,包括火箭軍副司令員王立巖、聯勤保障部隊司令員王抗平、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方永祥、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石正露等四位將軍。火箭軍副政委丁興農中將也被跳過,引發其可能也捲入火箭軍腐敗窩案之中的猜測。
此外,習近平上臺後,已有22名上將被開除黨籍、軍籍,其中有14人都是他任內提拔。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形容「非常令人困惑」,但給出兩個可能的解釋:此前的火箭軍窩案,是因近年對戰略核武器大量投資涉及龐大資金使一批軍官腐化;但還有些人不僅因腐敗,而是變得太有野心,「他們試圖建立威脅軍內權力平衡的權力基礎,所以陷入麻煩」;「如果習近平察覺到這種異心,我不認爲他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