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通過!臺電坦言動工難預估 1問題成最大變數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26日經環評委員決議下通過環評大會,臺電董事長曾文生(右)、總經理王耀庭(左)舉行記者會說明臺電立場。(姚志平攝)
臺電2018年提出基隆市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送環評初審至今6年終於通過,臺電也預計於2032年完工,不過臺電今(26)日記者會上坦言「動工時間難預估」,因工程招標、機組採購、取得證照等行政程序,都是在環評通過後才能進行,此外,一切工程開始之前,都建立在土壤污染清除後纔會進行。
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整個四接審查從生態到港安、漁業、國安,臺電皆已充分考慮,並進行2次計劃更新,整體造地面積下降2分之1,機組數目也有所下降,然而在考慮那麼多價值的同時,外界卻沒有思考「臺灣電力穩定」的問題,綜觀我國電網韌性及區域平衡,協和電廠新建絕對有其必要性,期盼能夠儘早將運轉40年的燃油電廠更新,不只是爲了當地居民,也是爲了臺灣的發展。
臺電2018年提出基隆市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送環評初審至今6年終於通過,臺電也預計於2032年完工,不過臺電今(26)日記者會上坦言「動工時間難預估」。(賀培晏攝)
儘管環評已通過,四接也預計2032完工,但臺電坦言「動工時間難預估」,臺電副總經理鄭慶鴻提到,行政程序環環相扣,需先完成前一步驟才能進行後續規畫,因此四接機組、廠商招標等流程,甚至是土污問題,都要在環評通過後的現在才能夠進行。
鄭慶鴻針對土污問題表示,根據自我檢測結果顯示,59個點位中僅1點多氯聯苯超標,深度約1公尺、總體積約150立方公尺,研判系因原燃油機組變壓器漏油導致;而總石油碳氫化合物也僅佔59點中的4點,同樣爲老舊機組油污導致,總體積約370立方公尺,兩者相加僅570立方公尺,絕非民團所稱「全面性污染」。
臺電環保處長吳政宏表示,臺電秉持「有污染就整治」的原則,因此將會先清除土污問題,再進行後續開工,並且其實早在環評程序時,就已有進行土壤調查,而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也是雙軌並行的軸線。